況且點點頭,他還是有把握的,隨後再在左羚那裡買進一些強壯筋骨、氣血的藥物,可以快速恢復這些人的精氣神,他當然不是為了賣藥才折騰這些人,只是聽到了趙陽說的訊息後,真的感到一種急迫感。
明朝兩大患指的是南寇北虜,寇指的就是倭寇,虜就是韃靼部落。
一旦北方韃靼部落大舉進犯,倭寇也就會乘機上岸,深入內地搶掠,簡直就跟商量好了似的。這叫乘虛而入,也叫禍不單行。
倭寇跟韃靼部落有沒有聯絡甚至建立同盟關係,沒人知道,但從戰爭角度看,敵疲我擾,敵退我進,永遠不會錯,放著便宜當然不會不揀。
況且剛剛好起來的心態又有些沉重,要跟統一了整個塞外的蒙古人作戰,他手下這些學員就跟小雞崽差不多,只有兩府精兵出馬才能有得一拼。
整個塞外的疆域比內地中原疆域大太多了,整個華夏版圖中,關內的中原王朝不過佔據了四分之一地盤,塞外可是擁有四分之三。雖說青海西藏蒙古地大物博,卻有許多荒漠之地,並不都適合人居住生存,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有效生活區域也不夠大。但遊牧民族有一個先天優勢,每個成年男人都是精壯嫻熟的騎兵,個個都是戰鬥的好手。
其實在嘉靖年間,對付蒙古人的絕招就是放任其在內地驅馳,各地堅壁清野、堅守城池,一旦蒙古人野無所掠,又攻不破堅城,就只好自動退兵。
這樣主要的城池可以守住,只是那些鄉村卻被擄掠一空,糧食、豬牛羊還有人口都被驅趕著走向邊關,這種場景自然令人不忍目睹,但是官軍在野外跟蒙古騎兵作戰,的確是沒有多少勝算。
嘉靖年間,蒙古人曾經一路殺到北京城外,氣的嘉靖帝斬了兵部尚書以謝國人。
不過蒙古人攻入邊關,深入內地,也不是每次都有大的收穫,經常入不敷出,畢竟一路上還是有許多官軍在阻截、攻擊他們,就是沒人攻擊,他們在敵人的境地裡也是困難重重。
蒙古人沒有健全的後勤補給系統,全靠自己帶來的馬牛羊,一旦這些食物吃完,又搶不到足夠的食物,就會人困馬乏,戰鬥力直線下降,在出關的路途上,官軍伺機出擊,蒙古各部落便會遭受慘重損失。
蒙古部落首領是大贏家,搶掠到的財物大頭歸他個人所有,各部落都是按照軍功分享搶掠物質,最苦的還是那些底層計程車兵。每一次大舉進犯後,蒙古部落也是大傷元氣,又得休養生息許多年。
“你不用急,就算邊關有事,也有邊軍精兵頂著,再不濟還有官軍,不會讓咱們出動的。”趙陽感覺到了況且心中所想,不以為然道。
況且沒說話,他可不敢這樣想,戚繼光那裡做好了準備,他同樣也得做好,要不然一旦聖旨下來,這些學員不管訓練的怎麼樣,他都得率領他們殺向邊關。
“你急也沒用,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練兵更是如此,得按程式一步步來。”趙陽道。
“那就加緊加快,你想個獎勵制度,分上中下三等,完成了上等指標的受上賞,完成了中等指標的受中賞,下等也是如此。”況且說道。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訓練新兵照此法起碼會有一定的效果。
“你又要掏銀子了?我說你跟錢有仇是不是,要不我幫你花幾萬?”趙陽氣道。
“不是,只要能夠快速出成績,多花銀子也合算,另外這次不是隻賞給銀子,我準備拿出五人長、十人長、小旗、總旗來做獎勵,獲得獎勵的人還要每月迎接挑戰,凡是挑戰成功的人可以直接晉級,最後訓練成軍時能保持住什麼職位,我就會上奏皇上給予正式任命。”況且道。
他一直沒有在學員中任命這些官職,就是想在必要時再拿出來,現在時機已經成熟了。
“你能保證皇上會答應你的請求?”趙陽問道。
“我能。錦衣百戶、千戶這些我做不了主,百戶以下的我還能做主,如果皇上不答應,我就請辭。”況且道。
趙陽想了一下,也就點頭答應,他覺得只是總旗、小旗甚至以下的官職雖說也是朝廷正式有品級的官員,但況且作為一軍統率,皇上應該會賦予他直接任命的權利。
“那好,我跟教頭們商量一下,回家還得請教我家老爺子,這事怎麼辦妥當,我家老爺子最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