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陽開啟錦囊,從裡面拿出一張紙來。
況且接過來開啟看看,卻沒看明白,這是一幅粗糙的畫,不僅如此,這張紙年代也不短了,況且根據他並不豐富的對紙張鑑定的知識,初步判斷這絕對是百年故物。
“二哥,這是什麼啊?”況且看了半天,上面只是划著一條條管子狀的線條。如果說這就是逃跑路線,他可看不出怎麼個跑法。
“怎麼樣,也有你看不懂的東西吧。”趙陽得意了,總算扳回點顏面。
“嗯嗯,的確是看不懂,承蒙二哥指教。”
況且雖說根本不打算跑路,卻也不好拂趙陽的盛情,再者說來,萬一真的大禍臨頭,他沒打算讓蕭妮兒跟周鼎成一起給自己陪葬,有條出路對他們或許還是有用的。
“說起來也簡單,地下通道,而且可以直接穿過護城河到北京城外。”趙陽道。
“什麼?二哥,你沒弄錯?從內宮通向城外的通道是在南京皇宮,不是北京,你是不是弄糊塗了。”
況且這樣說當然有道理,據說建文帝當初就是透過皇宮裡的秘密通道潛出南京城,然後一去無蹤。
“南京皇宮裡那條通道究竟有沒有還是傳說,至少沒人親眼見到。這個嗎……哼哼。”趙陽哼哼兩聲,又賣起關子來了。
“你接著說,這條通道你親眼見到了?”況且有些糊塗了,難不成北京這裡也有一條通道不成?
“那是當然,我昨天就從這條通道出的京城,然後又回來了,這才確定這條通道的可靠性。”趙陽怕況且不信,信誓旦旦道。
“可是京城怎麼會有這樣的通道,難道沒人發現?”
況且腦子有些轉不過來了,建立城池就是為了管理城裡城外的出入,官府絕對不會容許有這樣的通道存在,難道是私鹽販子偷挖而成?
那時候所謂走私基本就是走私食鹽,米麵布帛朝廷沒有實行*,自然不用走私。海上貿易貨物運往內陸的很少,即便有,不是朝廷所需就是有勢力的大人物的專用品,可以冠冕堂皇的運輸,根本不怕查。
“這條通道我根本不知道,也沒聽說過。不知我家老爺子開了哪門子腦洞,忽然想到他小時候聽祖爺爺給他講過的一個故事。”
“什麼故事,二哥快說。”蕭妮兒最喜歡聽人講故事了,況且給她講的故事早就超過一千零一夜了,她還是喜歡聽故事。
“是這樣,我家老祖宗當初是跟著成祖起兵的,永樂爺被困在京城時,府裡只有後來的英國公張英、榮國公姚廣孝,另外就是秘密召集來的八百壯士,當時這八百壯士已經準備跟北平守軍拼死一搏。”趙陽說道。
“嗯,這個我知道,那時候永樂帝還是燕王,他的三個親兵衛全都被建文帝裁撤掉了,而且調離了北京,燕王手上只有這八百壯士,他還在燕王府裡練兵,鑄造兵器等,為了怕練兵和鑄造兵器的聲音傳出去,他還叫人養了許多雞鴨,每天弄得雞飛狗跳的,來掩飾這些聲音。”
況且熟知歷史,當然知道燕王上位前的各種橋段,比這更稀奇的事情還有不少呢。可是,這跟那條通道有什麼關係?
“按說通道這事還是英國公張英提出來的,按照榮國公的意思根本不用準備什麼,永樂爺天命在身,怎麼著都能奪取天下。當時的永樂爺跟英國公其實都不怎麼相信榮國公的話,所以一直在暗中做準備,從當時的燕王府挖掘一條通道,通到了京城外。當時的打算是萬一被守軍堵住府門,就用八百壯士抵抗,然後永樂爺就帶著家眷逃到京城外,在外面召集舊部。”
“還有這一條?可是永樂實錄裡沒有這些記載啊。”況且詫異道。
“這是永樂爺臉上無光的事,哪能落在紙面上,就算當時知道的人也不多,我家老祖宗是當時八百衛士裡的一個頭領,親自監督挖掘了這條通道,這件事也就在我家一代代傳了下來,大家都不當回事,以為是哄小孩子的故事。”
“既然通道在皇宮內,你怎麼進入皇宮的?”況且疑惑道。
“我當然進不去皇宮,告訴你吧,這條通道的起點也不在皇宮裡。”趙陽得意洋洋道。
“你不是說當初是在燕王府裡挖掘的通道嗎,起點一定在燕王府內,現在的皇宮可是在燕王府的基礎上擴建的。”況且還是有些糊塗。
“這你就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了,皇宮的確是以燕王府為基礎擴建的,不過不代表就把燕王府都包括進去。當初永樂爺練兵的那地方就在皇城外,只是這些事現在已經沒人知道了。”
“對對對,老祖宗比咱聰明呢。”蕭妮兒開心得像個孩子似的。
“我這幾天忙得不亦樂乎,忙個啥?我翻遍了家中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蒼天不負有心人,居然找到了這張圖紙,這可是我家老祖宗親筆畫的呢。”趙陽言畢站了起來,擺出一副志得意滿的架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