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過來吃點東西!你看看你,這麼大了還撒嬌,像什麼樣子啊?翅膀硬了,連我的話都不聽了?”紀母沒好氣地說,用食指用力地點下紀淮的腦袋。
“姐,你少說兩句,都是我連累了孩子,要是我沒出事,小淮也不會沒錢讀大學了。是我的錯。”舅舅紅了眼眶,內心無比悔恨,為了他,姐姐和侄子付出了太多!
“媽,舅舅,你們別這樣嘛,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現在有很多大學生畢業出來都找不到工作的。我想回家裡幫你們。”紀淮也是考慮過了的,不是一時頭腦發熱。現在專業不對口已經成為常態,前段時間不是還有對情侶棄學回鄉養雞鴨的嘛!人家能成功,他也一樣可以。
“你們都這樣說了,我還能說啥?”紀母有些難過的轉過了頭。在很多人眼中,包括紀母,都覺得讀書才有用,小孩為他舅舅放棄了前途,也是因為她們做大人的沒本事。
火車呼嘯而過,沿途鬱鬱蔥蔥的景象如同一張綠色的綢布,綿延萬里沒有盡頭。誰也不知道,這輛火車帶走了一個少年人的夢想。
紀淮不知道他走後,高考成績出來時,G市的人都在找一個叫紀淮的學生,只可惜直到9月份大學開學,也沒人見到那傳說中的少年。
其實一知道高考成績徐女士就打過電話給紀淮,只是紀淮早已打定主意不上大學,因為貸款的話,以後也是還不起的,只好回鄉發展。徐女士也答應幫他推辭記者,跟校長打好招呼。
G市的媒體採訪了本市的理科高考狀元,採訪了校長,採訪了老師,一干人等都採訪過了,就是沒見到本市文科狀元。這位文科狀元也是本省文科狀元,高考分數746分,據說只錯了一道數學選擇題,得到了首都大學的通行證,但他本人卻不見了蹤影。
而此時的紀淮面對著三姑六婆的圍觀,實在有些繃不住臉。
“小淮,城裡是不是真的很好呀?大不?”
“小淮,你怎麼回來了?”
“小淮,你過來給爺爺修一下收音機……”
“小淮,……”
此起彼伏的說話聲無一不是以“小淮”開頭,聲音抑揚頓挫,富有韻律感,構成了一個個排比句。
應付完熱情的鄉親們,三人簡直累得不想動彈,特別是紀淮,因為長得太乖巧,又精緻得跟水仙似的,總免不了被鄉親們這個捏臉,那個捏捏小胳膊。
晚上三人犯了愁。鎮上做啥生意的都有,他們後來人就沒有了市場,根本不知道該做什麼生意。
紀淮看著外面在燈光下閃現一片暗紅色的荔枝,心裡有了主意:“要不我們種果樹吧,舅舅以前學的就是園林,我們鎮上又有那麼多山可以種植果樹。錢可以先向鄉親們借。”
“對啊!我們可以種一些結果比較快的果樹,到時候再找門路銷售出去!”舅舅一拍腦袋,如夢初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