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離開已經三個月了,不知道為什麼,雖然和你們只是萍水相逢,這三個月的時間裡,我卻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你們。”
“可能是因為我孤獨太久的緣故,所以特別珍惜和你們的相遇。”
“不知道你們現在露宿在森林的什麼地方。”
“也不知道丫丫是否會挨餓受凍。”
“或許是我想多了,你是一個溫暖的爸爸、細心的爸爸、有愛心的爸爸,你不會讓丫丫挨餓受凍。”
“看到你和丫丫,我彷彿看到了從前的我和我的父親,讓我回憶起了很多美好的時光。”
“對你們的思念,填滿了我這三個月的孤獨時光。”
“這種思念也越來越強烈。”
“我每天坐在水泥路邊的石頭上,看著你們離開的方向。”
“希望你們能回來。”
“你走的時候說,如果找不到她,如果累了,不想再走了,就回來找我,要我活下去,不想你和丫丫回來的時候,我已經不在了。”
“三個月了,不知道你有沒有找到她,不知道你有沒有累了,不想再走了。”
“三個月的時間,每天我都很失望地一個人回家。”
“三個月過去之後,我無法再剋制這種思念,我決定沿著你們離開的路去找你們。”
“我知道找到你們的希望很渺茫,但是,我寧可靠著這種渺茫的希望去遠行,也不願意繼續在這裡毫無希望地苦等。”
“不知道你們會不會再回到這裡,不知道你們還能不能看到我留下的這封信。”
“希望未來的旅途上,還能再與你們相遇。”
“聽你給她唱‘爸爸去哪兒’。”
看完蔣曉雲的信之後,呂超輕輕嘆了口氣。
他和蔣曉雲之間,並沒有男女之情,萍水相逢,是那種荒野之中苦苦求生的人之間的抱團取暖。
但荒野不允許這種抱團取暖,所以他和丫丫不得不離開了。
如果不是擔心被懲罰,他離開的時候,或許會帶上她,讓她幫著照顧丫丫。
幾個月後,在一次異形的任務中,呂超見過蔣曉雲。
但任務結束的時候,呂超已經知道了,那並不是真正的蔣曉雲,只是一個擁有她部分記憶的克隆體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