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後世學界對她的評價,甚至要比對霍光的看法還要統一。
中國歷史上最出色的女政治家之一,“皇后之冠”!
這就是後世史家對鄧太后的蓋棺定論。
畢竟在鄧太后以“女君”之名親政的十六年裡,漢朝不禁成功平定羌亂、剿滅海盜、征服烏桓、鮮卑、南匈奴等外患、使的危機四伏的東漢王朝轉危為安。
在鄧太后臨朝稱制期間,漢朝還重新設立西域副校尉,恢復了對西域的羈縻統治;並將九真郡外的夜郎蠻夷納入版圖,擴張領土1840裡。
時人稱之為“興滅國,繼絕世”。
甚至反觀鄧太后的某些舉措,倒有些穿越者的意思。
首先她在25歲的時候,因為皇帝的暴斃就不得不臨朝聽政了。
並且她在兼通天文、算數的同時,還曾經資助蔡倫改進造紙術。
又特徵張衡入朝,研製渾天儀、地動儀等儀器,並且從官方層面推動天文、歷數、醫學等領域的發展。
同時還注重教育,開拓性地創立男女同校學堂,為女子提供學堂教育。
後來她還專門命朝廷官員矯正文字,推動世界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問世。
如果說王莽是古代疑似的男性穿越者的話,那麼鄧太后則是疑似的女性穿越者了。
畢竟她的生平放在晉江網上都可以當大女主的模板了,連改都不用改就能直接用!
說不定某些文科女作者想的都未必有她這個古人做得齊全!
從這方面來說,她這個穿越者倒是要比王莽成功多了。
而和她這位女君相比,除了開國皇帝劉秀之外,東漢大部分皇帝反倒都有些不稱職。
當然,鄧太后也不是十全十美的。
和西漢的呂后一樣,鄧太后的權欲之心也十分重。
自從她臨朝聽政之後,便逐漸將權利都掌握在自己手上,而不是垂拱而治。
軍政大權別說是外戚和權臣了,就連皇帝都沒辦法沾染。
甚至面對朝臣提出的“還政“要求,她直接選擇用肉體毀滅的手段。
專權、貪權二字用在鄧太后的身上,那是一點都不過分。
……
不過話又說回來,正是看到了於媽的遭遇,導演楊陽才越發擔心起來。
“高老師,要不咱們稍微改改劇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