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緯80度線和0度經線有兩個交匯點,這兩個點都落在南極大陸上,東西對稱。
西線,蔚藍前鋒第一波分批突進的兩個十萬人,再加第二波的二十萬人,以苦戰之後不足32萬的規模,即將在交匯點實現會合。
連續多日的奔襲和死戰,已經讓將士們的精神和身體都疲憊、痛苦到了極點,傷病的拖累也變得日益嚴重。
其實在這種奔襲戰場上,傷病可能是比死亡更大的問題,不止是負擔,更是一種持續的,對情緒和氛圍的巨大傷害。
從一支軍隊的負荷能力來說,他們其實已經走到強弩之末的邊緣。
但是,反過來,事情的另一面:這32萬人計程車氣、意志、憤怒和殺氣,其實也在同一時間段,來到了頂峰或者說極點。
換句話說:他們現在都已經殺瘋了。
他們不能停下來,極點和頂峰之後,必然就是陡峭的下坡,一旦停下來太久,這三支隊伍一路積累的勢與鋒芒,就會轉向,走向徹底消散。
所以,最後的總攻其實已經是箭在弦上,當發,也不得不發。
總攻依然會從西線率先發起。
這三支部隊會合之前反覆縱橫的區域切割和絞殺,雖然沒有太深入,但也已經消滅了大量的有生力量,同時將中路和東線的一部分大尖吸引了過來。
現在,他們面前通向極點的防禦依然是最厚實和嚴密的,但是蔚藍既定的策略,就是要從這條最嚴密的路線,率先開啟最後一輪攻勢。
當西線死衝這條最厚防線,與大尖部隊殊死糾纏,更多的大尖部隊應激向西運動……
中路目前已經開始向埃爾斯沃斯地(南極半島和大陸的連線部分)悄然運動的一百二十萬源能大軍,就會發動全線進攻,直撲牽引場……
至於東線,蔚藍指揮部的想法,只能是多加溝通,然後相信溫繼飛少尉的決策力和思維高度——畢竟這是一場為全人類生死存亡而作的戰鬥。
東線,對稱的經緯交匯點。
準確的說,溪流鋒銳其實並不在對稱交匯點上,他們目前所在的位置偏東南方向,更靠近埃裡伯斯火山一帶,同時也更靠近海岸線,這讓他們看起來像是隨時準備逃亡。
與西線蔚藍部隊不同,溪流鋒銳停下來了,暫時以周邊區域,小規模隊伍的尋機絞殺為主要作戰方式,一邊儘量消滅大尖的有生力量,一邊休養生息,積蓄力量,等待戰場的變化。
姚悅來南極了,還好是在南極半島,溫繼飛沒空牽掛太多,當溪流鋒銳失去韓青禹的決斷和支撐,他總是很忙,很需要專注思考。
同時,溫繼飛心裡的那種不安感,也依然沒有消除,像一個可能翻出生死麵的骰子,一直在不停的旋轉和滾動。
有一點跟西線相同的是,溪流鋒銳的東線突進,一樣付出了慘痛的傷亡。好不容易可以停下來稍作休整,似乎所有人都很忙,只有韓青禹獨自例外,他已經不像剛從火山口回來的時候那樣沉默了,但是多數時候還是不吭聲,自己一個人待著。
死亡、殺戮、毀滅……這些天的戰場經歷已經讓韓青禹可以平靜地面對普通大尖,甚至看到紅肩也不會失措和慌亂,同時,他已經開始接受看著戰友在身邊倒下,死去。
這是戰場,死亡是一件太普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