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敲下最後兩個字時,特意去翻了一下目錄,從四月初到現在,華華以前從沒想過,一本書可以寫上整整五個月。
看到有親說過,想看高照容、李夫人、蘇小凝的番外,在這裡先說聲抱歉,這三個女子,都多少帶著些孤芳自賞和神秘感,如果完全鋪開來寫,或許反倒不如現在這樣引人遐思了。
就好像一滴濃醇的酒會讓人難忘,可如果真的融進整杯水裡,就只會淡而無味了。
她們其實就像生命裡偶然遇到的匆匆過客,來過、又離開,留下的只是一片衣角似的記憶。
這是華華在磨鐵完結的第四本書了,但它卻實實在在地讓華華體會到了很多第一次。
第一次寫這麼長的故事,第一次嘗試非架空,第一次保持上架後日更六千打底的速度(咳咳~)……同時,這本書,也是第一次讓華華覺得,這些人物好像真的這樣活過,在歷史上的那個時間、那個地點,上演過這樣糾纏半生的悲歡離合。
第一次體會到,我沒有辦法隨意改變他們的命運和決定,比如王玄之,我真的沒辦法硬塞給他一個伴侶,因為他是那麼堅定執著的人,哪怕是再好的姑娘,不是那個人,也沒有用。
其實我很同意一位親的留言,能看著面貌和性格都很像妙妙的孩子在身邊長大,對他來說,已經是最欣慰的事了。
華華曾經跟人說過,這個人物身上,寄託了我美好的理想,正直卻不迂腐,變通卻有原則。
他不可能愛上那個人之外的任何人,也不可能強求妙妙留在他身邊。他混跡在蒼茫濁世之中,但內心永遠是清醒堅定的,從來不會因為外物而改變。
華華也很高興看到,不同的親眼中,對每個人物的評價是不一樣的。比如陳留公主、太皇太后,甚至女主,都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
從一開始,我就不希望展示一個個臉譜似的好人或者壞人,而是希望把每一個人物的慾念和糾結,都表現出來。
經歷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請允許華華的叨叨症再復發一下,還是解釋一下高照容的死。
華華知道有親覺得她死得不夠解恨,沒有讓妙妙報仇加洩憤。其實對於高照容來說,死不是懲罰,反而是一種解脫。
她長大的環境裡從來沒有真正的信任和愛,所以她很聰明,但惟獨不知道什麼是愛。
當時的情形,她已經清楚自己必死無疑,但她直到最後一刻,都要給拖把和妙妙出一個大難題。
她對自己看得很透徹,她不允許自己死在任何人手裡,只允許自己死於
“天命”——她拿到了那杯毒酒。再解釋一下李夫人,她沒有跟拖把相認,是因為她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