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李承乾有什麼好處,可能李承乾自己也說不清楚。
但是李二越界的行為,讓李承乾很是不舒服,這一點兒倒是不假。
至於說他做這些的時候,有沒有什麼想法,這就不為人知了。
數日之後,李承乾的營帳之中,長孫無忌一臉笑意盈盈地說道:“多年不見,殿下如今是英姿勃發,皇后娘娘見了……”
“客套話就不用說了。”李承乾沒有和他客套的想法,聞言便擺了擺手,問道,“貴使此番前來,可是貴國皇帝陛下有何想法?”
李承乾說完,長孫無忌微微有些愣神。
他也沒想到,李承乾這般不近人情。
貴使,貴國。
這兩個用詞就擺明了李承乾此時的立場。
那意思明顯是告訴他,這會兒,是國與國之間的交流,就別拉關係了。
這倒是讓長孫無忌有些措手不及。
雖然他不覺得他這個舅舅在李承乾這裡能有多大的臉面,但也不至於如此才是。
沉吟了片刻,長孫無忌這才轉變了策略,說道:“外臣此番奉大唐皇帝陛下之令,出使大明,一是為恭賀大明開疆拓土,平定天竺。
二也是為了與大明商議,共同開發這南方諸國。”
“共同開發南方諸國?”李承乾聞言,倒是來了興趣,問道,“怎麼個共同開發法?”
長孫無忌見李承乾來了興趣,當下也是心中瞭然。
是了,這營帳中還有大明官員,之前他一上來就拉家常,的確是不合適。
這般想著,長孫無忌解釋道:“不管是各部天竺,還是驃國、真臘這些地方。
離日月山和長安都太過遙遠。
大明也好,大唐也罷,想要治理這些地方,多多少少都有些鞭長莫及。
而諸國之所以投降得如此乾脆,也都有等唐明撤兵後,再謀出路的想法,這一點兒想必殿下也清楚。”
李承乾點了點頭:“這一點兒貴使說得倒也不錯。
不知大唐那邊如何,但我大明這邊,的確存在這種情況。
他們都料定了,我大明的鐵騎不可能久居天竺,早晚有撤兵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