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官看你們對各地,每月會發貨兩次,怎麼,一次不夠?”李二指著賬冊,疑惑地問道。
掌櫃笑道:“如果單是書閣的話,倒也夠了。不過如今的大唐書閣基本上只到州府一級,而各州府下轄的各縣就很少有了。
而且,縱使是州府,也有不少商賈會大量的進貨,在他們的商鋪販賣,不過軍曹放心,他們發賣的價格和我們都是一樣的,真要說起來,只是我們犧牲了利益罷了。
當然,為了振興大唐文教,犧牲一點兒我們的利益,也是我們該做的。
畢竟,大唐的文教愈發興盛,我們的生意也才愈發的長遠。”
剛聽這掌櫃的前半句話,李二心中是極為不屑,為了振興大唐而犧牲利益,呵呵……不過聽到後面這話,李二倒是又多看了這掌櫃的一眼,有點兒東西。
“你們銷量最好的是什麼?”李二問道。
“要說賣得最後的,自然得是這個筆記本。”掌櫃笑道,“雖然筆袋、筆盒這些東西,制工是要精美一些,但說起銷量卻是沒得比,畢竟這筆記本是消耗品,筆袋、筆盒、書箱這些東西,因為質量不錯,用個三五十的年不成問題,要是平日裡愛惜一些,當個傳家寶也不是不行。”
他這話倒是說得不假,皮質的那都是真皮,質量方面是真沒得說。
可李二卻是沒想那麼多,而是問道:“那筆記本一月能發賣多少?從你這裡出去的。”
“數十萬冊吧。”都不用去翻賬冊,掌櫃的便說道。
這些資料對他而言,印象太深刻了。
又聊了幾句,李二該瞭解的也都瞭解了,便拱手道:“今日叨擾了。”
“軍曹客氣。”見李二要走,掌櫃的給夥計使了個眼色,夥計立馬抱著一個書箱走了過來。
“軍曹勿怪,拿回去先用著,如果好用的話,有人問起,還勞煩軍曹推薦一二。”掌櫃笑著說道。
李二聞言,心中也是頗為感慨,不過倒是沒拒絕,給隨行之人一個眼色,當即就有人將其收下。
“一定。”說罷,李二拱手告辭。
一直到出了書閣,李二的心中還是沒能平復。
倒不是因為收禮,他其實能理解這些商人的心態。
閻王好見,小鬼難纏嘛。
做生意的,打通各個關節,多正常的事兒。
只不過這掌櫃的送禮,倒是送得極有水平,可能沒多少人能拒絕。
不過這跟李二沒關係,兒子孝敬老子的,他拿得理所當然。
真正讓他心裡難以平復的其實是那四個字——大明製造!還有那驚人的銷量。
他之所以想來書閣看看,就是因為之前那兩稚童。
當時他就想到了那個印著三字經的筆記本,他就是想看看,這玩意兒到底能有多大個影響力。
只是沒想到,這一趟書閣之行,卻是讓他的心情,再也難以平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