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大名鼎鼎的霍金。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也是侷限於光速之內的。
一旦是超越了光速,現代的很多物理學常識,可能都要被改變。比如說,1奈米的物理極限。
王步安為什麼會知道這些?
因為變形金剛傳授的100級科技理論啊!
人類一旦衝出了地球,現有的長波通訊模式,就很難大規模的應用了。
比如說,從火星、金星傳回來影象,都是非常困難的。成本也是非常高的。但是,如果是換一個理論,換一個辦法,或許就會豁然開朗,輕鬆搞定。
塞伯坦星球和地球之間,是怎麼實現通訊的?
如此遙遠的距離,不管是多麼強大的訊號,都會被消耗殆盡的。
只有應用唐普羅的研究,不斷重疊,不斷增強,才能保持訊號的強度。並且,發射端也沒有必要發射大功率的訊號。
昔日蘇聯人的長波通訊站,動不動就是足球場大小,各種大大小小的電晶體、電子管累積起來,重量往往是幾百噸,幾千噸,可想而知功率的強度。一旦開機,光是訊號的輻射,就能夠將周圍兩三公里的生物的腦電波都搞混亂,讓它們的行為變得非常的怪異。
米格25的雷達,一旦開機,更是能夠烤焦兩公里之外的一隻野兔。
難道以後要用一個星球作為發射基地?
那當然是不可能的。
王步安並不想裝逼。
他只是提醒馬向桐,條條大路通羅馬。
既然目前的通訊模式,已經發展到了極限,還不如換一個思路。肯定是利大於弊的。
特別是對於極限深度的潛艇來說,唐普羅的研究更重要。
第一階段的研究,叫做振幅理論。
就是若干個通訊波段,恰到好處的重疊到一切。
我的波谷就是你的波峰。
我的波峰就是你的波谷。
八個以上的訊號端,就能夠讓訊號趨於一條直線。
訊號端的頻率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據直線的需要,進行調整。
訊號端的位置也不是固定的。可以放置在任何地方。比如說,隨便扔一堆到大海里面,隨波逐流。
這個一堆,可以是幾個、幾十個、幾百個。反正成本不需要多高。
有了持續穩定的波長,訊號就能夠穿越地球。
當然也包括最深的馬裡亞納海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