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做客,這還是李家人自來了京城的頭一遭。
正好趕上李長安沐休,說是能趕上一起去鄭家赴宴,李三祝領著長子李長山在外院喝茶等著。
女眷這邊,柳氏心裡有別的打算,再三叮囑兩個閨女,“……換上昨日新買的衣裳首飾,說是新式樣,最最時興……咱們入鄉隨俗,也不能磕磣,平白讓人小看……”
嗯嗯!都打扮的可好看吶!
兩姐妹從沒這般打扮過,不得不說,宮裡出來的兩嬤嬤,審美上沒話說。
夏禾手背輕輕觸動頰邊的耳璫,遲疑道,“娘,咱們這樣是不是太隆重?”
珠釵步搖,花鈿流蘇,就連鞋面上都墜著兩顆大珍珠。
這一身行頭下來,上百兩的銀子呢。
夏禾坐著不敢動,怪不自在的,她還有別的擔心,“京城這邊的姑娘都這般裝扮麼?”
會不會被人家說愛顯擺,暴發戶?
大嫂楚氏懷著身孕,孕吐反應好了點兒,不放心讓跟著一起出門,她也不清楚京城這邊的規矩,出主意道:“衣裳就算了,不然,拿掉兩樣首飾?”
夏禾就要退腕子上的玉鐲,李秋歲哭笑不得給摁住了,“咱們就是平日不常佩戴,不太習慣。咱們昨日見了不少這般穿戴的,壓根算不上獨樹一幟。”
夏禾嗯嗯地點頭,可太不習慣了,感覺都不會走路了,“這要下田幹活,弄丟了一樣,還怪可惜的嘞。”
楚氏附和,“可不是,一隻耳璫要幾兩銀子呢,就是不下地幹活也要小心著些。”
柳氏也覺得姑嫂倆人說的有道理,“要收多少莊稼能彌補回來呦?”
夏禾就更緊張了。
李秋歲,“哪那麼容易丟?咱們拾掇的好看,主要還是讓自個兒高興。”
別說,是怪好看的!
“再者,出門做客,儀容齊整也是禮數。”
聽李秋歲這麼一說,柳氏和楚氏反過來勸夏禾,“家裡也不缺銀錢,出門總不能太簡樸”。
夏禾這才扯扯袖子,放棄摘鐲子。
這邊安撫好夏禾,柳氏又打發人喊周平家的,“……還有擬定的禮單,讓她一併拿過來,兩位姑娘和大奶奶都在,都過過眼……”
提起大兒媳婦柳氏又想起她大孫子了,囑咐楚氏,“你在家好生看顧好小承硯。他正是學走路的時候,看哪哪都好奇!可不能放心交給下人,得不錯眼盯著……”
一緊張,柳氏就愛叨叨。
還是要多出門走走,這怕出門交際,和自個兒情願宅在家裡,還是有區別的。
能來京城是好事,可不能因此自閉,讓自個兒不痛快。
一回生,二回熟,邁出第一步也就不難了。
李秋歲沒把這當回事兒,“娘,就當在李家村串門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