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歲和李長山今日去城外看一處莊子,據說主要是沙地居多,收成不太好,卻有上千畝,且能連成一片,這就很難得了。
這些年,李家有果園和藥坊的收益,除了買良田這項算大的支出,存了不少積蓄。
藥坊的人都帶來了京城,臨山縣那邊的果園收益還會持續,家裡是暫時不缺銀錢使用。
但既然舉家來了京城,總要置辦些產業。
朝廷賞賜了伯府,買宅子的事暫且不急,留意些,總能尋摸到合適的。京城的鋪子緊俏的很,想買要看機緣,她們家沒打算做生意,不指望租金過活,也就沒在這一塊費心思。
可買個合適的莊子卻迫在眉睫。
一來,藥坊的人,得有地方安置。
二來,自家人在京城人生地不熟,之前在李家村哪天都得往地頭跑幾次,忙活習慣了,乍閒下來心裡不踏實,買了莊子,也算多個去處。
李三祝這幾日一直在皇莊忙活,李長安則去了國子監讀書。要不是趙大和周平打聽到有人賣莊子,李長山也不會特意留家裡,跟李秋歲一起去看莊子。
莊子在郊外,不算遠,小半日的路程。
馬車出了伯府,經過繁華大道出城。
李秋歲聽到喧鬧聲撩開窗簾往外瞧,摩肩接踵的行人幾欲張袂成蔭,馬車好不容易行至城門口,等著進出城門的馬車行人已經排成長龍。
來京城那天進城很順利,那麼些馬車行李,沒費多少功夫啊?
李秋歲問騎馬走在旁邊的李長山,“怎麼這麼多人?”
這些天不是陪小承硯玩耍,就是收拾自個的院子,一直沒機會出門,李秋歲雖然驚奇京城的繁華,可這樣擁擠顯然不是常態。
李長山也納悶,“前幾日我和爹出城也還算正常……”
兄妹倆對視一眼,後知後覺,忙糊塗了啊,再過兩日就是八月十五!他們來京城也有小十日了,日子過得可真快!
李秋歲扶額,“這腦子,昨日還聽誰唸叨……”沒往心裡去。
多正常,一家人恍恍惚惚來了京城,舉目無親,心裡沒個著落,這也是著急買莊子的原因之一。
李長山難得見妹妹這樣,笑道:“聽你大嫂說,這兩日都是你帶著承硯玩?那小子折騰人,一般人精力可熬不過他。”
李秋歲瞪他,“可不是,帶著玩兒了兩回,粘手上甩不掉了!”
李長山笑起來,歲歲嘴上嫌棄,卻每日變著花樣帶著小承硯玩,那小子不粘人才奇怪。
兄妹倆過了小半日到了目的地,賣方已經有管事等著了,周平去跟人交涉,李秋歲兄妹隨便逛,就發現了問題所在。
難怪著急賣,佔地一千多畝的大莊子,能稱得上良田的不超過一百畝,種植的山楂、酸棗這些幾乎被野草淹沒,就是半荒半閒置的狀態。
“收拾出來要費大功夫了!”李長山彎腰把一棵山楂樹周邊的雜草清理掉。
李秋歲一點不詫異,“這裡離京城不算遠,好地界也輪不上咱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