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歲在馬車上趁機換好了去縣城之前的衣裳,到家正好趕上了吃晚食。
柳氏站在外頭跟馬老太太幾人說閒話,看李秋歲回來,跟著一起進門。
柳氏接過李秋歲手裡的布料,娘兩個一起往家走,“怎麼一走就是一整天?趕緊去洗洗,今晚上有牛肉吃。”
李秋歲心裡一虛,忙問,“哪來的牛肉?”
不是不能隨便宰殺耕牛嗎?
她府城的莊子上養了牛,聽說是郭家從關外弄來的品種。這種牛,肉多,四肢短而細,幹不了農活,不在官府禁殺之列,缺點就是難繁殖。莊子上的牛,還都是買來的幼崽長大的,郭家給留了幾頭,這兩年都沒捨得宰殺。
不過年不過節,沒聽說莊子那邊要來人呀,難道是出了什麼事?
柳氏看她疑惑,解釋道:“是你姑姑村上的牛,這一陣兒用的很了,給生生累死了,官衙那邊下來人看了。你姑姑離那家人近,這才買了幾斤,給咱們這邊兒拿了一半過來。”
也只有這種意外死的牛,百姓才有機會吃上兩口肉。也就本朝律令對牛羊牲畜的管控寬鬆些,不然就是你自家的牛,意外死了,身上的肉也輪不上自家吃。
李姑姑嫁到了隔壁村上,說是隔壁村,實際上過了村東頭的一座木橋就到了。兩邊村子的田地並沒有明顯的界限之分,所以,去一趟地頭的功夫,李小姑就能回一趟孃家。
柳氏不知道想到了什麼,不禁感嘆了一句,“姑娘家嫁人,還是離家近好。”
家裡的兄姐都到了議親的年紀,李秋歲也不意外她娘突來的感慨。
布料入手,柳氏感覺比鎮子上要好,花樣的顏色也正,“還是縣城的東西好,早知道領了你姐姐跟著你一起去了。我說你草藥種子有沒有買?你爺奶那邊的果樹樹齡還小,咱們家山頭也沒種滿果樹,如今看著風調雨順了,明年開春,我和你爹商量了,再種些其它品種的果樹,也不耽擱再種幾年草藥。怎麼,你還要去縣城買種子,咱們家不是有好些種子嗎?”
李秋歲嗯嗯的應著,她肚子早餓了,怕她娘繼續追問去縣城的事,又有牛肉在前頭吊胃口,就含糊道:“嗯,縣城什麼東西都好。再有下回,帶上姐姐,咱們一起去。草藥的品種總是越多越好,這回我買了些週期更長的,種好了也更值錢。有那不好種果樹的山地都種上,幾年以後成才,也是不小的收益。”
看小閨女說的頭頭是道的,柳氏也高興,“曖,歲歲,娘問你個事啊!”
什麼事兒,問唄!
李秋歲看她娘墨跡沒完了,搶過來一匹布幫她抱著。
“……就是跟你有書信來往的那兩位楚家姑娘,你不是前幾日還給人家寫回信了嗎?你覺得那位大楚姑娘怎樣?”
柳氏說的是李長安師孃家的兩個外侄女,她娘怎麼想起來問這個了?
李秋歲組織了一下語言道:“一直跟我書信來往的都是小楚姑娘,小楚姑娘很有才,會做詩,會繡花,性格有些纖細靦腆。大楚姑娘嘛……學問同樣不差,雖然性格溫柔,或許早早沒了娘,還要護著妹妹,行事就比較落落大方了。總之都是很好的人。”
柳氏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樣,李秋歲還要追問兩句,柳氏卻不接茬了,“歲歲快去洗手準備吃晚食,布料都給我,明日就裁了給你們做新衣裳。”
晚食已經上桌了,其中有一大盆子的燉牛肉。
李長安難得沐休在家,自從去縣城讀書,十天半月回家這一趟,今日就早了李秋歲一步回到家,這會兒人已經上桌了,“歲歲,今日去縣城了?怎麼沒去書院找我?早知道等你一塊兒回家了。”
李秋歲心虛有人提去縣城的事兒,忙轉移話題,“四哥,你可真有吃福,難得吃一回牛肉都能讓你趕上。呀!還有蓮藕呢,蓮藕能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