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歲在心裡暗暗咋舌。
古代讀書不容易!銀錢這東西真是不經花!才買了幾樣東西,七八十兩的銀子就這樣沒了。
這些東西還只是書局裡最不起眼的那類,人家放在二樓,精裝細緻版的,她都沒勇氣去看。
東西太多,拿著逛街就不合適了,三人迴轉身,先送回馬車一趟。
再回頭,人更多了,三人順著人流往前湧。
看到有攤販大聲吆喝,賣木梳木簪,攤位上東西雜七雜八著實不老少,細看木料手藝都很不錯。
柳氏頭上的木簪,是從走街串巷的貨郎那買的,印象裡一直是那根,從沒更換過。
鄭家送了不少首飾,金的銀的,上頭還有玉石鑲嵌。依柳氏的性格是不會帶出門的,如今看到更好的木簪,買回去替換帶帶。
“姑娘,那邊是銀樓,咱們不如先去那邊看看。”翠竹扯李秋歲袖子,明顯沒看上攤位上的東西。
在她看來銀樓的東西更好,顯得更上臺面,鄭家女眷的手飾多數是那裡出來的。姑娘難得回家一趟,自然要買更好一些的。
“先看看這裡的,等一下再過去。”翠屏見過柳氏,也相處過兩天,覺著木簪更適合。
李秋歲點頭,轉身去和攤販商定好價錢,買了幾根木簪並木梳。
鄉下人家缺的東西太多了,這裡的東西做工著實精巧,最後連木勺子都買了幾個。
自認手頭不差錢,買東西買出了癮頭,李秋歲連放鹽和盛放豬油的罐子,看著喜歡,也買了兩個。
不是翠屏說那東西容易碎,去李家村的路不算平整,李秋歲還想幫她娘買兩個放錢的錢罐子。
真就是頭一回逛街,有些剎不住的勁頭。
走走停停,東西買了不老少,很快就到了晌午。李秋歲有吃午食的習慣,翠屏兩人提議下飯館吃飯。
一路上嘴也沒閒著,什麼糖葫蘆,油炸糕,酥仁餅的,著實吃了不老少。這會肚子沒覺著餓,好不容易出來一趟,也不急著回去。
李秋歲沒反對,只說逛逛再去。
這回不在路邊攤停留,專門去鋪子裡逛。
古玩書畫這些看不懂年份價值,哪哪的大家更是一無所知,興趣就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