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時期修的水庫堤壩上,何老師遠遠看見了牽著牛的鄒龍,於是興奮的大聲叫道:“桂鄒龍……”
鄒龍見是何老師來了,沒有激動,一聲不吭地轉頭牽著那頭老水牛回了隊部牛棚。望著平日何老師長何老師短,整日拿著課本向他虛心求教的鄒龍遠去的背影,何老師若有所思,也不計較繼續來到丁香家中。
見到何老師的來訪,丁香連忙熱情招待起來。聽完何老師來意,丁香甚是感激,便打發人去找鄒龍同何老師回校唸書。
左等右等,從太陽當空等到殘陽如血時還不見鄒龍身影。何老師看了看天色,便對丁香說:“嬸幾,你屋裡鄒龍讀書發得狠,人又聰明!書讀好噠將來總有用處的。這樣吧,時間不早噠,我先回學校噠!你做做鄒龍工作,明天一早來上課,我打個招呼學校也不會作曠課處分的,落下的功課我親自給他補,他人聰明,個來月就追上來噠!”說完後何老師告辭回了學校,夕陽下丁香送了半里地才回屋。
鄒龍到半夜才回的屋,看到油燈下圍坐的丁香有福倆個,他低著頭理也不理進了自個屋裡砰的一聲關了門,然後倒頭躺到床上蒙著被子睡下了。
有福見狀,便隔著房門對鄒龍說道:“老三唉,你這是犯的那門子心思呢!我做大哥的你不理我,我不計較你。人家何老師平日對你如兄如父的,你怎麼可以不理人家呢?你比老兄們都多念噠幾年書,這個理你應該懂的!”
鄒龍聽罷,過了一會,頭伸出被子回了句“以後有機會見何老師,我會向他賠禮的!”後便不再吭聲。有福見狀便轉述了何老師的來意和講過的話,然後說道:“老三,明天你依大哥的,聽老師的話還是回學校吧!”
任憑有福丁香母子說什麼鄒龍再也沒有應聲,三母子就這樣沉悶了個把鍾後,丁香有福才有些惋惜的回屋睡下。
第二天天剛矇矇亮,鄒龍便去牛棚牽牛做工去了,沒有回校。
幾天後有福思來想去不是個理,便抽空去了一趟學校找到了何老師。何老師熱情接待了有福,思考片刻後對有福說道:“有福老兄,這樣吧,你家老三思想冒轉過彎來!學校這塊我先替他應付著,能儘快來讀書最好,實在不行我幫他辦個休學證明,來年再念一樣的。”有福一聽很是感動,千恩萬謝起來。走的時候還把鄒龍的課本簿子拿了回家。
接過大哥拿回來的書本,鄒龍默默地把它們裝進了床頭的衣櫃裡。
又十來天過去了,何老師見鄒龍沒有回校,尋思之下找了平日同鄒龍要好的數學老師駱老師商量再去家訪一回。駱老師也很疼心,二話不說便同何老師去了丁香家。
見到兩位老師,一個多月未見的鄒龍沒有再躲藏。他殷勤的幫丁香招待起了兩位恩師,斟茶做起了飯。駱老師接過鄒龍的茶水,打趣的說道:“鄒龍啊,你這杯茶我捨不得喝,想等你保薦上了大學後再呷你的謝師茶咧!”駱老師這麼一說,頓時氣忿都和緩起來,大家你一句我一句聊起了鄒龍讀書的事。鄒龍一邊做事一邊靜靜聽著,心裡觸動還是蠻多的。
兩位老師走的時候,鄒龍沒有隨他們回校,但送了兩位恩師好遠好遠才回家。
臨別時何老師語重心長的對鄒龍說:“鄒龍啊,我也只痴長你三五歲,論歲紀來講叫聲哥哥就行!若按輩份來講,我還要叫你聲叔,顯祖姑母是我二奶奶呢!多的我不講噠,說句當今時下犯忌的話,挖鋤頭是挖不出一個強大的國家的,只有念好書掌握了知識才能徹底改變我們祖祖輩輩頭向大地屁股朝天,泥巴里討呷的命運!你回去好好想想,再遲的話插班可能跟不上功課噠,再說學校領導也不充許的!明天你不來我就幫你辦個休學證明,明年再讀!”鄒龍聽到這,淚水都差點溢位來了。
煙黛暮色中,鄒龍深深彎下腰,衝兩位如兄似父的老師們躹了一躬!
第二天鄒龍仍然沒有去學校,有福抽空又去了學校一趟,幫鄒龍辦理了休學證明。臨走時何老師破例送了有福一程,交待說,你家老三是塊讀書的料,耽誤了太可惜!
七五年陽曆九月,有福家大兒子周康念起了小學。周康興沖沖的拿著新發的課本回了家,吵著要有福給他在新課本上寫上他的名字。有福瞥了瞥一旁的鄒龍,說道:“你爹老子冒讀幾句書,字像雞爪子刨的一樣難看!你叔唸的書多,字漂亮,讓他給你寫一個!”周康一聽,便拿著書本找上了鄒龍。
鄒龍撫著大侄子塹新的課本,有些沉醉的嗅著新書本散發的清香油墨味沉默了好一會,才轉身從衣櫃裡找出他幾個月未用的鋼筆。甩了一下墨水才慎重的在新課本上分別寫下桂周康,1975.9.1一行字。
黃昏時刻,回屋找東西的有福無意看見了鄒龍正在自己屋裡翻出來了他的課本,心無旁騖的認真閱讀著,時不時還在課本上註解著什麼。有福見狀,便懾手懾腳出了屋,怕驚了看書的鄒龍。
後來出工時鄒龍還因為看書的事與隊上桂芳打了起來。
那是挖紅薯的時節,鄒龍早上出工時便一人早早上了山,等其他人上山時他已挖了大半擔了。等他挖好一擔裝好回家時,拖踏些的還才開始挖呢。
他擔著紅薯走到山下拐彎偏僻處,偷偷拿出自已帶在身上的幾何書看了起來。本來他看書只看個十來二十分鐘的,那回卻讓一個例題難住了。冥思苦想下不得要領,便順手揀了塊黃片石在地上寫算起來。一入神便忘了時間,後來的桂芳擔著挖好的紅薯來到身後也沒覺察到。
桂芳放下紅薯,取笑道:“我還以為你今天覺悟多好,原來躲這裡偷懶來噠!”鄒龍一聽有些不好意思,忙收起書本準備擔紅薯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