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張暮林是意外之喜,當年的小孩子如今已經是一身武藝、殺敵立功的戰士,從此以後,在精武軍裡也能找到能好好聊天說話的人了。
這些天,楊叢義以宿州都統制之身統領精武軍,整個精武軍裡的普通戰士倒是個個都不錯,只是有一個問題,那就是軍官奇缺,別說正將了,就連副將都沒有一個,能找出來的職位最高的居然只是部將,而數量稀少到個位數,由於職位相差很大,地位懸殊,根本沒有共同語言,只能聽他的命令,一到議事之時,誰都不說話,他就跟孤家寡人一樣,別提有多彆扭!
平常在營裡行走,不管是軍官還是普通士兵,個個都對他恭恭敬敬,休息之時見將士們聊的正歡,只要他一靠近,馬上他們就沒了聲音,搞得楊叢義很難受,好像被孤立了一般。
從前他領軍可不是這樣,將士們也不會故意迴避,閒暇之時,還能時常跟普通士兵聊上幾句。
可能是官職忽然高了起來,而他熟悉的精武軍將士又都分散於六萬大軍之中,眼裡能見到的全是陌生人,而他對於這些士兵來說又是高高在上的大人,根本不敢輕易靠近。
如今遇到張暮林,楊叢義的心情頓時好了不少,每天訓練完,還能在校場上跟他較量一番。
第一次在校場上比試武藝,就吸引了不少將士的目光。
一場槍法較量下來,不管二人誰留了手,在圍觀的將士看來,二人就是不分勝負,當然不排除有武藝更高的人能看出其中的貓膩。
普通將士跟都統制大人的較量,在一夜之間,傳遍精武軍營,一時之間,楊叢義、張暮林成了眾人閒暇時談論的話題。
眾人的話題不離張暮林與都統制大人的關係、二人誰的武藝更勝一籌,以及還有誰能打得他們。
第二天日落之後,二人又在校場比試較量,吸引來的將士將校場圍了個水洩不通。
二人你來我往,較量數百招,勢均力敵,不分勝負。
這一場過後,楊叢義當場宣佈:如果誰能擊敗張暮林,或是跟他打成平手,普通士兵授隊將之職,隊將授準備將,準備將授部將,部將授副將!
此令一出,報名者達百人之數。
此後半個月,每天一到傍晚日落,校場四周便被訓練了一天,似乎仍然不知疲倦的將士們團團圍住,因為他們都想知道,今天又有誰能升官授職。
每天傍晚戰五場,楊叢義親任評判,所有較量都點到為止,不得傷人。
半個月下來,楊叢義方知軍中真是臥虎藏龍,其中有三人武藝明顯高於張暮林,只是好像顧忌對方的面子,或是他的身份,有所保留,未盡全力,還有十六人的武藝跟張暮林不相上下,三十招內不分伯仲,依照承諾,這些人統統就地封官授職。
隨後,楊叢義又向全軍宣佈一個訊息:今後精武軍將不定時舉行各類比試較技,表現突出者,都有機會升官授職!
此訊息一出,一時之間,全軍將士士氣大增,個個都想得到這來之不易的升職機會。
重組的精武軍原本缺少軍官將校,楊叢義也不知道誰有才能,誰能勝任,經過半個月比試選將之後,很快就將軍中將士武力摸清,讓他們露了臉,增加了他們的名氣,也拉近了他們跟他之間的距離,最重要的是儲備了近二十名軍官,也許不久的將來,他們都會成為軍中骨幹。
在全軍大力訓練騎戰期間,楊叢義利用傍晚休息時間,又接連舉辦了幾場比試挑選,內容涵蓋兵法、謀略、潛伏刺探、文化水平、識馬馴養等方面,又選出十幾人來。
而後根據他們不同的能力,分別授予官職。
如此,新組建的精武軍才堪堪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