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黎明前的黑暗中,雙方靜靜悄悄,誰也沒有發出聲音,鬧出動靜。
接近路中的樹林裡偶爾發出持續不斷的慘叫聲,那時倖存的敵兵想要趁黑摸進樹林,想逃過一命,卻中了精武軍士兵設下的陷阱。
黑暗中,幾處慘叫發生之後,再也沒有新的陷阱被觸發,躲過先前箭雨攻擊的敵兵再也不敢再黑暗中輕舉妄動。
在等待中,黎明來臨,林中漸漸有了些許光明。
但精武軍依然按兵不動,太陽不升起,林中不透亮,他們不會輕易走出埋伏之地。
又經過漫長而煎熬的等待過後,林中灑下陽光,四周透亮,目之所及,一覽無餘。
一聲令下,一聲號響,精武軍將士手拿弓弩刀槍,從埋伏之地起身,一步步朝敵軍殘存的路中逼近。
逼近途中順手就將落進陷阱,只剩幾口氣的敵兵結果掉,而躲在林中妄圖逃過一命,又不願意放下武器投降的人,也合圍之下,馬上就丟了性命。
等精武軍從兩旁的樹林搜尋至路中,最後的戰鬥開始了,對手只是少數最先躲起來的敵兵。
面對數倍於他們的精武軍合圍,除了被殺死,只有投降一條路走。
戰鬥很快結束,少數頑固敵兵被當場射殺,其餘的,全部放下武器,從戰馬掩護下的路中來到林邊投降精武軍。
投降的敵兵中有金人,也有很多漢人。
當楊叢義找來漢人俘虜詢問此次領兵偷襲瓜洲大營的敵軍統兵官是誰,有沒有進入皂角林時,為了搶功,當即就有俘虜稟報,統兵官是高景山,就在投降的敵兵中!
高景山是何人,其他人不知道,楊叢義可是一清二楚,他早在臨安聽過金使高景山狂妄挑釁之語,不想他又是統兵偷襲瓜洲大營之人!
得知這個訊息,楊叢義當即帶上見過高景山面目的俘虜,去看守投降敵兵之處尋找高景山,將他揪出來,嚴密看管,免得他隱匿身份,伺機逃脫。
來到俘虜集中處,漢人俘虜伸手一指幾十個俘虜中一個普通士兵打扮的中年士兵,口中叫道:“大人,他就是高景山!”
楊叢義抬眼望去,只見那人頭髮散亂,鬍子也割掉了一半,身上穿著漢人士兵穿的粗布衣,臉上也滿是灰泥,猛一看,與投降的漢人俘虜並無兩樣,但若仔細看,還是能發現些許端倪。
“高景山,不久前你在臨安挑釁大宋君臣百姓,如今還敢領兵來犯瓜洲大營,看來你是不知道大宋軍民早已對你恨之入骨。來人,將高景山拿下,即刻送回瓜洲大營!”
楊叢義一聲令下,圍在四周的精武軍將士立馬舉槍上前,就要解下戰馬韁繩,將他捆綁起來。
誰知那高景山見被識破身份,吼叫一聲,縱身朝楊叢義撲來,瞬息之間,就到五尺之外。
並且不知何時,被繳獲武器的高景山,手裡又多了一把半尺長的匕首,寒光閃閃,他手持匕首直朝楊叢義刺來。
圍在俘虜四周的將士,都是手持刀槍,距離俘虜也有一丈來遠,面對突然出現的情況,還沒來得及反應,高景山已經到楊叢義身前。
只見楊叢義不慌不忙,手中長槍一探,一槍便刺中高景山大腿,對方當即撲到在地。
身旁的精武軍瞬間反應過來,舉著刀槍一擁而上,不等楊叢義下令制止,那高景山便命喪亂刀亂之下。
楊叢義暗道一聲可惜,若是能抓個活口回去,說不定就是一件大功。
確認高景山身死之後,吩咐將士解開他穿著的粗布衣一看,見裡面穿著的都是精美的綢緞,雖然精武軍裡,包括楊叢義本人都未見過高景山本人,但就憑這身華貴的綢緞衣裳,他就不是普通人。
為了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的敵軍將官,楊叢義下令立即尋找繩索,將俘虜全部捆綁起來,徹底搜身,並一一查清他們的身份,重點清查裡面的將官,包括已經命喪利箭之下的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