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彎刀武士看著胸前的長槍,只得將緊握彎刀的手臂放下,心裡暗自慶幸,剛剛若不是及時收步消力,此刻必然被這長槍刺出一個透明窟窿。
見對方收刀,楊叢義輕輕將長槍收回,抱拳道:“收槍不及,多多包涵。”
彎刀武士身體壯碩,那寸許深的傷口對他來說根本不足為慮,但既然是點到即止,那他就已經輸了,於是收刀,轉身出廳。
眾賓客被這眨眼間結束的戰鬥驚呆了,原本以為是一場十分精彩的打鬥,誰知竟在兩息之間就已經分出勝負,這讓他們看的很不過癮。
又有賓客提議再來一場比試。
黃大人對武力比拼之事並不瞭解,勝負強弱,也沒有把握,勝了固然好,若輸了丟自己的面子是小,掃了大宋顏面,等回去之後,少不得要受攻訐。幸好楊叢義勝了,他剛剛放下心來,就聽還要再來一場,哪裡敢答應。
可廳中幾十個賓客,都要看熱鬧,又如何能拒絕,現在就是國家實力的比拼,根本就沒有退宿的餘地。於是黃大人又看向楊叢義:“楊大人,他們要再比一場,你看如何?”
楊叢義笑道:“下官方才也是僥倖取勝,既然他們要比,我們自然要奉陪。不過接下來的一場,下官想請其他人出場。”
黃大人點頭道:“好,此事由你安排,只能勝,不能敗,不要丟了大宋的顏面。”
楊叢義抱拳,隨後提槍出廳。
黃大人則高聲道:“此次來到貴國,路途遙遠,十分不便,所以並沒有帶多少人隨行,精銳的勇士也沒有隨我出來。但既然諸位想要再看一場,我等也只有矮子裡面拔將軍,捨命奉陪了。”
翻譯解釋完畢,便有賓客出廳找人。
不多時,一身材勻稱、體形中等的武士入場,只見他手持彎刀,看似體態輕盈,卻是步伐沉穩,若有懂武藝的高人在此,便知這是一個極難應付的高手,想要取勝,並不容易。
片刻之後,又有一人在楊叢義陪同下走進大廳。
只見那人一身藍色道服,手執長劍,緩步而來,他腳踩布鞋,頭束髮髻,雙眼有神,面容清瘦,臉上神情十分淡定,波瀾不驚。
正是半路請來的道人,張柳。
在場中站定後,楊叢義道:“大人,接下來這場就由張道長應戰,你看如何?”
黃大人看看張柳的模樣,似乎比對方武士身材矮小一些,也要瘦弱幾分,心裡頓時便沒有信心,楊叢義剛剛表現極好,若讓他再來一場,是不是會更好?念頭一起,轉瞬回道:“楊大人,我覺得這場,你親自應戰也能勝。”
楊叢義臉色微變,他雖然武藝低微,但也能看出對方絕對不是庸手,如果要他上,估計過不了十招就得落敗,到時候丟了自己的顏面事小,丟了大宋的顏面,回去以後追究起來,他可就沒有前程可言了。
黃大人不懂武藝,看不出張柳的深淺,便以為是楊叢義隨便找來應付場面的,但在大庭廣眾之下又不能跟他細說,於是笑道:“大人,下官方才一戰已經有些疲憊,張道長一手劍法頗有火候,區區一塞爾柱武士,足以應付的下來,還請大人放心。”
黃大人見楊叢義不為所動,堅持要張柳出場,他也沒什麼話說。轉念一想,即使這場落敗,從整體來看,也是一勝一負,並不是太傷顏面,不管到哪,都說的過去。想到此處,便點頭道:“也好,那就由張道長代表使團出戰。”
楊叢義抬手道:“道長,有勞了。”
張柳抬手回道:“楊大人放心。”
旁人退開之後,場中只剩張柳與他的對手。
兩人對視一眼之後,幾乎同時拔劍、拔刀。
一刀揮出,刀劍瞬間相交,火花四射,金鳴之聲瞬息鑽進眾人耳中。一場精彩的比試,一觸便發,一時間,場中刀來劍往,你攻我守,二人步走龍蛇,騰越翻動,刀影劍影難以分清,敵我難以分明。數十招過後,仍然是棋逢對手,高低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