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大宋高僧抬手示意,諸位賓客這才慢慢拿起身前裝滿茶水的杯子,端至鼻前,猛吸一氣,頓時便感覺到一股奇異的香氣,由喉入肺,整個人的精神頓時為之一振。
聞了一會兒之後,高僧才將聞香杯內的清茶倒入較小的品茗杯,以三指輕輕端起,輕啜一口,慢慢由口入喉,輕輕下嚥,慢慢回味。
賓客有樣學樣,也將手中聞香杯的茶水倒滿一小杯,隨即拿起,一口飲下,清茶入喉,初時苦澀,稍後便覺香氣盈肺,再細細一品,頓時覺得香味悠長,回味無窮。
眾人再看桌上那杯看似平常的清水,便覺此水定然內有乾坤,不然何以香味彌留喉齒之間久久不散,此種神奇,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品出茶香的賓客趕緊再倒一杯,拿起就要喝下,卻見大宋高僧端著茶杯還在品嚐餘味,這才知道他們方才喝的太急,好東西就該細細品嚐才是,在這之後才開始聞香慢飲。
大廳內茶香瀰漫,偏廳也是笑語不斷,眾人沉醉。
黃大人正在跟一眾賓客高聲描繪大宋國都臨安的繁華與美景,以及一年到頭,日夜不息的夜市。聽的賓客們如痴如醉,世上還有這樣美好的地方?恨不得插上一雙翅膀,飛越萬里重洋,立馬趕到臨安去體驗一番。
天上日頭一落,該到的賓客基本到齊,不是在大廳品茗,就是在偏廳沉醉。
等黑夜開始降臨,晚宴正式開始。
一眾賓客被請進大廳,在廳中長桌兩旁相對落座,片刻便將長桌坐滿,首座按規矩,自然是主人自己的座位,黃大人招呼眾人坐下後,便在首座落座。
隨後一聲吩咐,廚師準備了三天的菜餚食物一一被端上長桌,送至賓客眼前。
“各位貴客,我等遠道而來,沒能攜帶東方食材,只能借花獻佛,用貴國的食材做這一席晚宴,希望各位喜歡。要不是不合口味,還請各位多多包涵,等各位哪天到了大宋,黃某一定請各位遍嘗大宋數不清的美食,保你們滿意而歸。各位,請!”等菜上齊,黃大人起身請眾賓客開始用餐。
眾人聽到翻譯一番解釋之後,根本不客氣,立即開動,將手伸向眼前的盤子,直接抓起或炒或燜的肉類和蔬菜,以及精心製作的麵食點心、灑滿香料的烤牛羊肉,大口進食,狼吞虎嚥。
這一幕黃大人早已見怪不怪,卻把在廳內侍奉的其他人驚的目瞪口呆。
晚宴的食物並不多,在黃大人的安排下基本沒有做任何湯類,一是塞爾柱人歷來用手抓飯,沒有喝湯的習慣,二是沒有合適的煮湯器具,因此幾乎所有的食物全是乾的,除了幾盤蔬菜。
眾賓客來參加晚宴,吃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他們又不能飲酒,於是不到兩刻鐘便很快已結束。
“各位,接下來就是晚宴的重頭戲,請各位品茶聽曲。”黃大人隨後請眾賓客來到大廳兩邊的低桌旁坐下。
等賓客坐下之後,高僧入廳,又開始展示大宋茶道,再一次請貴賓品茶。
就在眾人等待之時,穿著便裝的宣威軍入廳,迅速將餐後的長桌撤出廳外,把大廳清理一空。
洗茶、沖泡、封壺、分杯、分壺等程式完成,小沙彌剛剛把茶為眾賓客奉上,便有歌姬懷抱古琴入廳,在正中坐下。
隨即在眾人矚目中的一片寂靜中,開始撥弄琴絃,廳中頓時飄揚起東方美妙的琴聲。
與此同時,那歌姬口中發出溫婉繞樑的歌聲:“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
天籟一般的歌聲,讓眾賓客聽的痴迷如醉,如墜雲霧,端著的茶杯停在嘴邊,似乎被定住一樣,都忘了要飲下。
一曲罷,眾人仍然沉迷其中難以自拔,等見到眼前的高僧舉杯品茗,才醒悟過來,將杯中茶水飲盡,開始細細品味,閉眼回味,不知回味的是茶香,還是天籟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