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很喜歡這樣的標籤。
主要還是有一些害怕——萬一哪一天這個靠山出問題了呢?
作為同一個陣營的人,他會不會被清算?
雖然他上輩子的記憶中,並沒有看到過相關的新聞,但是,他上輩子活的時間也不多,剩下的時間已經只有那麼十來年了。
那個時候沒出問題,誰又能保證以後一直不出問題呢?
但這種事情,他擔心也是白擔心。
這個靠山又不是他自己去找的,是人家撞過來的,想不靠都不行。
想來想去,想要多一些的自保能力,還是得把自己的企業給壯大起來,給社會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跟勞動人民繫結在一起,這樣才會安全一些。
另外一方面,在商言商,大家愉快的在一起做生意就可以了,可不要參與到一些不該參與的事情中去。
過了兩天,崔少就來京城了,介紹了那個投資公司的負責人跟他見面。
那個投資公司的總裁姓譚,四十多歲的樣子,崔少叫他譚叔。
家裡應該有著一些交情。
他們見面的地方在一個很有名的地方。
譚總手下還跟著兩個秘書,一箇中年男秘書,還有一個漂亮的女秘書。
嚴鑫就只帶了一個人——肖詩語。
食語公司,他和肖詩語都是一樣的股份,肖詩語還是這家公司的CEO,真要說起來,肖詩語才是老闆。
當然,大家也都知道,真正能夠做決定的還是嚴鑫。
崔少只是做了一個引進,在他們見面後沒待一會兒,就接到了一個電話,說有事先走了,然後就離開了。
剩下的就是他們兩方談條件。
譚總肯定了食語現在取得的成績,很看好他們的未來。
也表達出了要投資這家公司的想法。
還很坦率的表示,他們也考慮過入股食語的競爭對手,但是在調查之後覺得,食語的很多制度更加人性化,服務質量更好,口碑也更好,團隊表現出來的業務能力也更優秀,所以他更看好這個團隊,這才選擇了他們。
如果食語不接受他的投資,他會不會投資到他們的競爭對手,這個他沒有說。
但看起來似乎有那個意思。
嚴鑫當然沒有表現出拒絕投資的態度,而是表示很歡迎投資,但是這家公司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合作方,他們也不能自作主張,得要和對方商量。
他只能代表個人表示歡迎譚總的投資。
譚總當時就笑了:“我瞭解過,你們兩個的股份佔了百分之六十,只要你們同意了,他們也只能跟著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