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只是給那些跟他們簽了長期用工合同的外賣員的。
至於那些做兼職來送外賣的,人家本來就有工作,本來就有著社保,自然就不需要他們再來買了。
有些只是臨時做一段時間來過渡的,不想籤長期的用工合同,自然也沒必要去買社保,只是投一個意外險就是了。
他們提出這樣的標準,他們的競爭對手也不得不跟上,該買社保的也得買社保。
因為嚴鑫的重生,讓這個行業的規則都跟著改變了。
雖然還是在消耗底層的勞動者,但至少消耗起來沒有那麼血淋淋的。
不過,也確實增加了公司的成本。
去年從銀行貸款了幾個億,一年時間還沒有過去,現在又沒錢了。
食語這個平臺,現在的註冊使用者已經有了幾千萬。
在很多個城市都有著外賣業務。
可是,目前來說,他們還是在賠本經營。
大城市已經有了盈利,但是在一些三四線城市,因為業務量的問題,每一單的成本比大城市要高不少,基本上是送一單就賠一單。
新開發的市場就更不用說了,那個成本更大。
大城市就那麼幾座,帶來的利潤填補不了小城市的虧空。
哪怕是沒有激烈的競爭,每個月賬面上還是處在一個虧損狀態下。
現在食語APP的下載量比較大,已經超過了兩千萬次。
不過現在他們還是在佔領市場份額的時期,很多可以搞錢的門路,目前都只能忍著,要給使用者一個更好的使用體驗,打造一個更好的生態鏈,那就只能免費。
少有的幾條廣告,都是來自於嚴鑫投資的另外的公司,也會給點廣告費,但是不多。
軟體的升級和維護,也需要不小的成本。
總而言之,資金壓力還是挺大的。
現在缺錢了,肖詩語跟嚴鑫說起來,問他準備怎麼辦。
嚴鑫的意見就是繼續貸款。
現在雖然是在虧錢,但公司的發展狀態還是很好的,以後該怎麼搞錢,嚴鑫也有一個明確的規劃。
當然要繼續跟下去。
該貸款就得貸款。
不過,在他和投資他們的國際大財團商量去哪家銀行貸款的時候,又有投資者找了過來,希望入股這個平臺。
找過來的是一家投資公司,人是崔少介紹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