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投資成功了,她就用不著那麼辛苦的當一個串場歌手了, 就可以讓別人辛辛苦苦的趕場給自己賺錢。
對於她這個年齡的人來說,能不能成為歌星也沒有那麼重要了, 去年的時候,她就已經準備放棄這個事業,向世俗妥協了。
現在事業回春,夢想沒有完全的放棄,但有發達的機會,她也不想錯過。
和嚴鑫達成這麼一個協議,這也意味著兩個人的關係更為緊密,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自家人。
時間已經不早了,他們就準備去參加晚上的飯局。
晚上吃飯的是在另外一個地方,也只是一箇中檔的餐廳。
到了那裡,已經有幾個人在那裡等候了。
他們看到嚴鑫的時候,都有一些驚訝,因為嚴鑫實在是太年輕了。
但是他們的態度很熱情,是那種真正的發自內心的熱情,而不是跟中午嚴鑫見的那幾個音樂人一樣虛假的熱情。
主要還是他們是歌手,看到了顧茹的成功。
顧茹平時跟他們也就是一個檔次,在網上釋出嚴鑫給她寫的兩首歌曲之後,就迅速的提升了咖位, 成為一個在全國都有一定知名度的歌手, 連省電視臺的綜藝節目都能夠上了, 唱歌的價格增加了好幾倍,還經常去一些高大上的場所演出。
名也有了,利也有了。
這也讓他們意識到一件事情——他們距離走紅,也就只差了兩首質量高的歌曲。
而今天要見的這個人,就是能給他們帶來高質量歌曲的人。
所以他們看著嚴鑫的目光,就像看著財神爺一般。
這跟中午見嚴鑫但那幾個人不是一回事,人家既不是詞曲作者,也不是歌唱者,從一首歌裡面拿到的好處很有限,再走紅,他們能夠獲得的也只是一個編曲的酬勞,版權沒有他們的份,更不可能成為明星。
所以那幾個人對嚴鑫的客氣,也只是想撈一點外水或者是想謀一份音樂專業工作的那種客氣,並沒有求對方改變自身命運的訴求,因為那根本就做不到。
他們只是做幕後而已,沒有那麼大的利益,也就不可能有那麼高的熱情。
這些人就不一樣了。
在這裡,嚴鑫享受到了眾星捧月一般的待遇,成為了毫無爭議的核心存在。
收了一圈名片,又互換了手機號碼,加了QQ,當場還組建了一個群,群名叫做星光燦爛,群主是顧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