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為帝王家孩子,哪怕凍著,依然努力挺直脊背,意志不錯。鄭崢暗讚了聲,這小子不但根骨稟異,而且面相不俗,奇骨貫頂,大口隆準,十足未來帝王之相啊。
等等!
鄭崢忽然間有種醍醐灌頂,恍然大悟的感覺。
錯不了,就是他了。
他徹底明白過來了,原來漢城的希望,並不是在於契王改過自新,而是在這個小王子身上。
坤真子趁機介紹雙方。
契王見多識廣,見鄭崢目光更多注意在孩童身上,臉上露出慈祥笑容道:“垢兒乃本王第十七位兒子,秀嬪懷他時恰巧中羽林將速菝叛變,因此驚動胎氣,落下病根,身體特別虛弱。但他天資特別聰慧,又乖巧討喜,所以孤王特別憐惜它。”
鄭崢從容不迫道:“月有圓缺,人有離合,若得到一樣東西,肯定會失去另外一樣東西。所以是福是禍,誰能得知?”
契王顯的氣度非凡道:“道長果非凡人,眼下我漢城正值用人之際,不知道長可否屈膝,助我一臂之力?”
假如簡簡單單答應,那他就不是鄭崢了。再說了,他心中已經有大致計劃,所以便開口拒絕道:“非貧道不願,而是時機未到。”
他拿出一枚靈玉,遞給坤真子,然後淺笑道:“我見小王子體虛骨弱,這裡有塊養魂玉,只要時刻佩戴身上,便能強身健骨,補充精氣神,長久以往,不但無病無災,而且能長命百歲,算是結個善緣吧。”
坤真子眼界極高,見養魂玉透著龐大真靈波動,上面泛著淡淡紫色光暈,入手溫潤光滑,便知這不是凡物。伸手接過來道:“那貧道代王子謝過三真道友,只是不能一同共事實在有些遺憾。”
鄭崢抬頭看了看臺外天色,拱禮道:“時候不早,貧道也該走了,大王、王子、道友,我們後會有期。”
“後會有期。”
坤真人、契王雖然有些無奈,但也大度送走鄭崢。
等目送他們坐著彩雲飄然而去,契王明顯有些失落道:“坤真人,是否我漢城氣數已盡?如今七十二路叛軍圍我三童關下,連戰連勝,戰報一日三急。鍾國師離開時兩月之內必然回來,如今已卻半年。想當初雲歌臺每日都要接待三五批道門高手,如今卻是門可羅雀。就算偶爾來了幾位,也都不願意留下來幫我們。”
坤真人安慰道:“契王不用多慮,剛才三真道友的話你也聽到了,非他不願,而是時機未到罷了。”
契王搖頭嘆息道:“恐怕只是推脫之詞罷了。”
哪知道坤真人嚴肅道:“契王恐怕想左了。”
“修道之人,一言一行直指本心,光明磊落。我見三真道友修為起碼有大乘中期以上,像這樣得道之士,絕不會胡亂之語,一言一行,必然有他深意所在。他說時機未到,就是時機未到,絕非是推脫之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