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香港後,任平生並沒有返回大陸,而是直接飛往英國倫敦,與EMBA總裁班的同學們會合,開啟海外遊學之旅。
經過十多年的辦學探索,國內EMBA教育市場的競爭日趨成熟,在課程設定上也進入“差異化”競爭階段,優秀的商學院也早已不滿足於“象牙塔式”的單一教學模式,紛紛推出海外遊學專案,帶領EMBA學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園、走出國門,擴充國際視野。
海外遊學是長江商學院的特色專案,尤其是EMBA的教學裡,海外遊學是必不可少的一項,旨在透過訪問國外發達國家的代表性機構和企業,參與國外商學院的課程,身臨其境地感受國外商業文化和企業管理文化,提高學員的國際化視野與全球化思維。
任平生這一班的歐洲遊學路程是這樣安排的,先到葡萄牙感受大航海起點的歷史氛圍,再到荷蘭體驗早期資本主義萌芽的魅力,最後一站是前往英國感受現代商業文明。
當然,為了避免課程安排過於緊張,期間還穿插了波爾圖紅酒之旅、馬賽海濱巡遊、阿姆斯特丹紅燈區一日遊等人文社情考察專案,讓各位學員們勞逸結合,既能學到有用的知識,又能體驗海外的風土人情,為這次遊學之旅增添美好的回憶。
任平生並沒有參加前面幾站的課程,一方面他在香港有事情要辦,行程上安排不開;另一方面,他也不想把時間浪費在這些意義不大的遊覽觀光上。
他現在的時間很寶貴,一分鐘掰成兩分鐘來都不夠用,哪裡還有心思去遊山玩水。
不過,在料理完手頭的事物後,任平生還是趕上了最後一站的遊學旅程。
主要原因是,這一站是在英國,一個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現代商業文明和市場經濟的起源地。
真正原因是,英國有一個值得他牽掛的女孩,他想見她。
站在人潮擁擠的哈默史密斯橋上,EMBA總裁班的學員們興奮地到處找人合影拍照,體驗著獨特的英倫風情。
而任平生並沒有加入這一行列,他的視線一直延伸到泰晤士河的遠端,他在期待著接下來那場賽艇對抗賽。
牛津劍橋賽艇對抗賽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這項比賽是在英國最著名的兩大學府: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之間開展。作為英國體育賽事中的一個熱門大事件,一年一度的牛津劍橋賽艇對抗賽保留了許多傳統特色,也給人們帶來了很多茶餘飯後的趣聞談資。
牛津和劍橋這兩座世界名校間的歷史源遠流長。在學術方面,他們都源於英國上層社會,雖然齊名,但兩校互不服氣。這種競爭也延續到了體育賽場,兩校間每年一度的牛津劍橋賽艇對抗賽正是他們證明各自強弱高低的最好寫照。
牛津劍橋賽艇對抗賽的隊員都是從兩大學府的學生中挑出,個個都是學霸中的學霸。雖然他們都是業餘選手,但在學業之餘保持正規訓練,競技水平一點也不比專業運動員遜色,再加上兩大學府的號召力,每年的比賽都會招徠眾多圍觀觀眾。
當天的泰晤士河,比賽現場兩岸都擠滿了觀眾,據說有超過25萬人到現場觀賽,並有150萬人透過電視觀看直播。
今天首先進行的是女子比賽,雖然不及男子對抗賽歷史悠久,但這也已經是兩校巾幗的第60次交手了,總成績上,劍橋女隊以36比24的總戰績暫時領先;男隊方面,劍橋也以76比74的微弱優勢領先於牛津,兩隊僅在1877年奉獻過一場平局。
在比賽起點處,兩隻女隊的賽艇都已經就位,牛津和劍橋的女學霸隊員們也紛紛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每隊艇上9人,4名左槳,4名右槳,背對前進方向。艇尾坐一名舵手,面朝前進方向。兩隊的隊服都是傳統的藍色,只不過牛津的是深藍,劍橋的是淺藍。
由於賽艇這個專案對選手的身高臂長都有要求,再加上長期保持高耗能訓練的緣故,所以賽艇運動員的身材都是十分修長健美的型別,這些女隊員們身高都在174厘米以上,穿上緊身塑體的運動服後,個個都露出高人一等的肌肉勻稱的大長腿,雖然女學霸們未必都長得好看,但光憑這清一色的大長腿,就足夠誘人了。
各就各位後,隨著一聲哨響,兩隻賽艇像脫弦的箭一般射出水面,開始你追我趕的競逐之旅。
按照傳統,牛津劍橋賽艇對抗賽的路線由帕特尼(Putney)逆流而上到莫特萊克(Mortlake),在當日漲潮時舉行,全長6779米,其間會經歷泰晤士河的上游水流平緩處到下游的水流湍急處,賽事的激烈程度和精彩程度不遜於國際一級賽事。
今年的兩隻女隊水平都很高,所以在水流平緩的前半程相持不下,彼此領先的距離不會高於一個艦首,直到進入水流湍急的下游,競爭才開始白熱化起來。
首先領先的是淺藍劍橋隊,它們領先過了2/3的賽段後,深藍牛津隊後來居上趕了上來,但淺藍劍橋並沒有放棄,繼續堅持咬住不放,兩隊處於焦灼狀態。
這時兩條賽艇都已經進入了任平生的視野,他用望遠鏡對準淺藍劍橋的賽艇,在一堆正在發力的肌肉長腿中,找到了那名有著亞洲人獨有光滑面板的女孩,她的臉蛋被一副墨鏡遮住了大半,但從那小巧的下巴和秀氣的瓜子臉,仍然可以辨認出朱姊然的輪廓。
此時她全神貫注地投入比賽中,兩瓣嫣紅的唇開合間露出潔白整齊的牙齒,高頻率的吸氣呼氣讓緊身衣包裹下的雙峰不斷顫動,配合著肌肉勻稱的雙臂不斷擺動,組成了一副力與美結合的優美圖景。
周圍觀眾們的加油聲和掌聲越來越大,此時兩隊已經進入了最後100米的衝刺階段,原本落後半個艦首的淺藍劍橋隊突然一起發力,八名槳手像是長了同一顆腦袋般,齊收齊放,動作頻率明顯比深藍牛津的隊員要快上一碼,而淺藍劍橋的那艘快艇也很明顯地迅速向前,以領先深藍牛津一個艦體的優勢率先衝過了終點。
當裁判宣佈劍橋女隊獲得了本年度牛津劍橋賽艇對抗賽的勝利時,兩邊岸上劍橋隊的擁躉們都興奮極了,所有人都大喊大叫地慶祝劍橋再一次保持了對牛津的獲勝紀錄。
根據傳統,八名長手長腳的女槳手們一起,將身材嬌小的女舵手抬起來,在一片歡聲笑語中扔入了冰冷的泰晤士河。
雖然旁邊的醫療船很快就把女舵手救了上來,但她已經渾身溼透了,不過沒有人會覺得這算什麼,包括被扔入水中的女舵手在內,因為大家都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