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平生與汪興談妥的第一個條件,就是將海內科技有限公司關停清算,並停止了海內網的業務和發展計劃,不在沒前景的專案上耗費精力,專注國內的社交網路。
第二個條件,任平生以200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買下“飯否”的所有智慧財產權,這個價格對於尚處萌芽階段的“飯否”而言,很划算了。
第三個條件,汪興及其團隊整體被任平生收購,納入任平生所有的萬有網路互動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包括汪興和他的團隊成員在內,同等享受類似“萬有遊戲”的期權激勵計劃,任平生承諾在三年內兌現期權。
完成這次收購後,任平生與汪興等人終於可以坐下來商談“飯否”未來的發展計劃。
汪興首先介紹了下他的創業團隊,這個隊伍從他的第一家創業專案開始,經歷了校內網的興衰,也見證了海內網和飯否的推出,可見技術能力的確不俗,而且難得的是,一起經歷了這麼多,最早的那些人卻沒有太多變化,可見汪興的領導能力,以及在他團隊中的威信。
穆榮軍是汪興在華清大學的學弟,原本在佰度工作的他,被汪興一番話說動,加入飯否一起創業。他雖然沉默寡言、不隨便發表意見,但卻是飯否技術團隊的帶頭人。
穆榮軍的團隊裡還有兩個技術骨幹,一個是叫繆凱,是他從佰度帶出來的工程師;另一個叫張一銘,是被汪興請來一起創業的技術合夥人。
讓任平生尤為注意的就是這個張一銘,與汪興同為海西省龍炎市的老鄉,年紀雖然比汪興要小4歲,長得像個剛出校門的大學生,但談吐和眼神卻十分老成,一副GEEK氣質,張口閉口就是“演算法”、“程式”。
任平生在自己的記憶影像中搜尋了一下,證實張一銘就是後世“每日頭條”、“鬥音”等爆款產品的創始人,日後他創辦的“位元組舞動”公司也以500多億美元的估值,被列為與大米、每團平起平坐的網際網路新巨頭之一。
任平生當時就樂了,自己投資汪興這個團隊還真是賺到了,不但拿下了汪興,還附贈個張一銘。
只不過,此時的張一銘還沒有自主創業的想法,他是在上一家公司因經營不善關停後,被龍炎老鄉汪興挖到了自己旗下,對於飯否的程式最佳化做出了很大貢獻。
汪興先彙報了一下飯否目前的發展情況。
雖然正式對外開放的時間還不足半年,飯否已經積累了10多萬的註冊使用者,而且這些使用者的活躍度極高,有的人幾乎是每天都泡在飯否上,樂此不疲地參與各種話題。
飯否的使用者還自發創造了許多專屬的名詞,如將瀏覽或釋出飯否訊息成為“刷飯“,把飯否上的知名人物成為“飯圈紅人”,對於許多使用者來說“刷飯”已是日常,午夜刷飯、起床刷飯、上班刷飯、吃飯刷飯是習以為常的動作,不管生活多麼匆忙,刷飯的手總是停不下來。
飯否不僅吸引了陳丹紅、艾巍巍、梁文導等文藝圈、媒體圈內的名人,也產生了羅勇浩,連越、程曉卿、和采頭等意見領袖,但整個社群內的意見還是很民主的,無論是名人還是普通人,都能在一起平和地討論各種話題。
聽著聽著,任平生突然想起了一個人,他打斷提問道:
“Allen zhang也在飯否上面嗎?”
汪興顯然對任平生的這個提問感覺有些意外,他點點頭道:
“Allen是我們很早期的使用者,他的賬號是@gzallen,在飯否他也很活躍,你跟他很熟嗎?”
任平生“哦”了一聲,就沒有繼續追問這個話題了。
他只不過是為了確認一下這回事,這個時間點的Allen zhang還在南方蟄伏,任平生與他尚無任何交集,也沒有計劃。
但未來,可就難說了。
聽完汪興的彙報,任平生靜思了1分鐘,然後開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