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平生開口問的第一句不是提想法,而是問道:
“你怎麼看微博這個產品。”
張曉龍眼中露出思索的神情,他想了想道:
“微博和推特,本質上是一款具備社交屬性的媒體論壇,是由熱點事件和新聞資訊所推動的,每一個大V號都是一個自帶流量的小型媒體平臺,他們透過製作和傳播訊息來吸引關注者,也透過關注者來實現自己的資訊傳播。也就是說,微博的第一性是媒體,第二性才是社交。”
談到產品的領域,張曉龍一改之前聽多說少的狀況,開始變得健談起來。
“在微博上,只有最新穎、最高階和最令人意想不到的資訊,才會吸引到最多的人圍觀,才能吸引到最多的粉絲關注,所以,微博上的大V們所展示給外界的,都是他們最好的一面,而不是最真實的一面。”
張曉龍只是寥寥幾語,就把微博的產品邏輯和發展方向給描繪了出來,而他對微博使用者的側寫也完全正確,這種敏銳而又深刻的觀察力,果然稱得上最佳產品經理的稱號。
任平生想了想,問道:
“這就是你更樂意使用飯否,而不是微博的原因所在?”
張曉龍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道:
“使用飯否,只能說是一種習慣吧,我是個戀舊的人,一旦習慣了一個地方、認定了一項東西,很少會去主動改變。”
“飯否被限制發展,對於微博來說是好事,但對於我來說,關係並不大,我只是需要一個可以傾訴、表達自我的地方,這個地方在哪裡,並不重要。”
任平生點點頭,贊同道:
“相比起微博,飯否上面沒有太多媒體的因素,會使用飯否的人,都是樂於分享自己的真實生活,這裡更純淨,更接近社交的本意。”
張曉龍拿出一包KENT,示意道:
“你抽不抽菸。”
任平生點點頭,接過張曉龍遞過來香菸,兩人各自點著了,吸了幾口。
張曉龍看著自己手指中縈繞的煙氣,道:
“以前自己搞軟體的時候,陪伴我的只有它,都十幾年了。”
任平生知道張曉龍有抽菸的習慣,從他發黃的食指和拇指來看,這是個資深的菸民。
“現在又多了一個飯否,每當我有什麼想法,但還沒有真正形成思路的時候,我更樂意在飯否上寫出來。我不需要很多人關注,也不需要跟很多人交談,但我在寫出這些想法的時候,自己好像得到了一個獨立的空間,一個自己跟自己對話的空間。”
張曉龍緩緩地道來,好像並不是在跟任平生談話,似乎在與自己的靈魂交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