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們為了感謝吳松等人的恩情,盛情款待了他們。
吳松等人自然是堅辭不受,這些村民們剛遭了災,正是最困難的時候,他們哪能還接受村民的款待?
村民們拗不過眾人,也就不再勉強。
被吳松等人救下的村民,都過來向他們道謝。
在其中一個人的身上,吳松意外地看到一個標誌。
那是一個小男孩,在他的右臂上縫著一塊黑布,上面刺有一個三隻鳥的圖案。
吳松對那個圖案再熟悉不過,那是金烏教的標誌。
“小朋友,你能告訴哥哥,你身上的這個標誌是哪裡來的嗎?”
吳松蹲在小男孩的面前,問道。
“這是我幾個月前在山裡撿的。”
小男孩兒道。
“在哪兒撿的?”
吳松繼續問道。
“在那兒。”
小男孩兒指著一個地方,他所指的方向是昨晚垮塌的那座小山的後面。
“怎麼了?少俠,是我家孩子淘氣了嗎?”
一箇中年男人走過來,惶恐地道。他是小男孩的父親,看到吳松和小男孩交談,還以為是孩子淘氣,惹到了吳松。
“不是的大叔,請問你知道你家孩子身上這標誌是在什麼找到的嗎?”
吳松道。
“這個啊,這個是幾個月前,一幫商人來我們這裡時落下的。當時他們要去森林裡找什麼東西,找了我們這裡幾個人給他們當嚮導。結果遭遇了林中猛獸,其中一個人就被咬死了。
他們打死了猛獸,把屍體扔下了。我們就把屍體拖回來,在猛獸的身上,發現了那個人的衣服碎片, 這塊標誌就是那上面的。
我家孩子喜歡,我們就把標誌剪下來,給他縫在了衣服上。”
中年人道,知道不是自家孩子惹到了吳松,鬆了口氣。
“那他們要找什麼東西,你知道嗎,大叔?”
吳松盯著中年人,追問道。真是柳暗花明,沒想到會在這裡找到突破。現在看來錯不了,那夥商人就是金烏教的人。
他們來這裡一定是為了遺蹟,他們要找的東西,想必能確定遺蹟的地點。
“找什麼東西?這個我還真不清楚。那夥人神秘得很,對我們防得很嚴,什麼都不告訴我們。不過,他們在這裡呆了半個月後,每天起早貪黑,在地裡找著什麼東西,半個月後,他們好像發現而來什麼,然後就走了。
走之前,我無意間聽到領頭的人說,不是這裡,還要往南之類的話。”
中年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