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時候,書生早已經跑了,但是商人依舊找到了他,在得知了一切真相後,將書生,也砍成了萬塊碎屍。
原來少女,早就死了,早在失蹤的時候,就已經死了,那日,少女在院子裡看完書,回到房間,便與書生起了爭執,少女的脾氣並不好,怒極的時候,嘴上便忘了把門,有意無意間,開始嘲笑起書生的窮苦出身。
而書生也在怒氣中升起了歹念,少女一死,或許他就有機會獲得商人的財產?
於是他殺了她,將她分成數段藏起,偽造成她失蹤的假象,直到某一日,死去多日的少女竟然再次出現,然後開始日復一日的重複她死前最後一天的景象,甚至每天傍晚,都會在書生和她的房間裡,把自己分屍一次,然後慢慢消失。
書生那個時候,已經臨近崩潰邊緣了,莫不是商人的財產作為他堅持的信念,或許他早就跑了,或者瘋了。
後來這件事傳了出去,民間便開始有了各種各樣的說法,其中一種,便是殘像說。
意思是,當某一個人的意志或情感極為強大的時候,有可能會影響到他身處之地的氣場,然後並改變它,並起到類似留念機的作用。
即使那人死去或者離開,也可能在之後某一天,在那裡原地上演那些原本發生過的事情。
意念或者怨念越強,留下的殘像便越真實,幾乎和真人沒有什麼倆樣。
而這個故事中,少女被愛人所殺,死後殘遭分屍,便積累了足夠強大的怨氣。
而屍體沒有及時處理,怨氣集中在房裡彌留不散,到怨氣達到某一個點時,激發了殘留在殘骸中的記憶,然後造成了殘像。
陳浪的意思是,沈風所看到的,可能就是殘像,若真是殘像的話,便可以無視其中的時間問題,因為那本來就是過去發生的事情。
聽完說書先生陳浪的話,林希羽的臉又白上了幾分,而秦崢則是恨不得一腳把陳浪踹下車去。
按照他的意思,若那真是殘章,那林蕭山八成不是已經死了?
“你不會說話,就不要說了。”秦崢怒視了眼陳浪,覺得此人真是已經蠢得無可救藥,說話完全不經過大腦。
而陳浪也是覺得,在秦崢嘴裡聽到這種話,更是莫大的“恥辱”,心想,被一個情商幾乎為零的人教育不會說話,真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
不過陳浪的本意確實是好的,他只是幫林希羽提出了一種設想,雖然不是什麼特別好的設想,但是確實也不無可能……
平城和豐城之間的距離說近不近,說遠也不遠,僅僅兩三日,他們便抵達了這個號稱為豐家總部的豐城。
馬車是停在總部車站的,剛一下車,秦崢就愕然地在車廳的角落裡,發現了兩張似曾相識的臉,因為那兩張臉,正是他和林希羽的。
兩個人的臉被畫在了兩張已經有些發黃的宣紙上,看來這畫像已經完成了有段時間了。
兩張畫像被貼在角落處的牆壁上,然後下面還貼了一張長條紙,紙上赫然用大字寫著,“三少爺有令,若遇此兩人,一律三倍價!請各級領導做好手下站點的普及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