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情似故人來> 小敘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小敘 (1 / 2)

今天,我又習慣的開啟電腦,開啟《情似故人來》的WORD,看到【全文完】三個字,我才意識到,故人已經完結了,我不用再寫了。按理,我該是如釋重負的,按理,我該是輕鬆閒適的,但是不知為何,我心裡有些酸澀,也許是我多愁善感了,我忽然感覺到了濃濃的不捨,對以敬清揚,對石南杜衡,對凌泉至瑾,對絲綢江南,對故人這篇文,對一直追隨故人的你們

這是我第一次這麼不捨得完結一本書,當然,我也只寫過兩本書。七個月,我早已把自己幻化成了文裡的一份子,也許就像三生石一樣,看著文裡的每一個人,感觸著文裡的每一個人,為他們喜,為他們悲,為他們痛。如今,忽然回到現實,我竟很不適應。

今年的四月,玉蘭海棠,爭相次第。文安在京城追了一通花之後,終於決定沉下心,再寫一個故事。當然,這要歸功於出版編輯和磨鐵檸檬編輯的小皮鞭,一直堅持不懈的敲打著我。

當時文安很糾結,因為不知道寫個什麼題材,出版編輯建議我寫一本民國的,因為他覺得我的文筆很適合寫民國。我查閱了一些資料,卻對民國沒有一絲感覺。國仇家恨,新舊思想,各種衝突,都離我那麼遙遠。而且從我個人來講,我素來只偏愛詩詞歌賦的古代史,對近代史的戰事混亂一直沒有任何喜好。於是覺得自己接了個燙手山芋,找不到出口。

而當時文安自己,很想寫一個以朋友為原型的姐妹都市言情,但是又苦於都市言情的主題,金錢?慾望?婚姻?官場?商場?當種種矛盾衝突在文安腦海裡浮現的時候,文安是掙扎痛苦的,因為當時的文安,所有關於都市言情的思緒都停留在秘密裡,無論什麼主題,都覺得無法衝破秘密的定式。

於是文安整整徘徊了一個月,不知道寫什麼,無法動筆。因為文安是一個跟著自己心走的人,如果自己都不喜歡自己筆下的故事,那是根本寫不出來的。一個一個夜晚,文安也不知道自己想了多少遍,忽然有一天,文安看著窗外的夜色想著,能不能把自己想寫的東西糅合在一起呢?這樣就不用為選擇而頭痛了。比如說,把民國和都市姐妹融合在一起。當時突然就豁然開朗,這種新穎的寫法立即就讓我的興趣來了,我覺得,我有動力寫一個故事了。

文安一直有一個理想,就是想寫一本世家文化的書。於是選擇了“絲綢”這個古老、傳統而纏綿的元素。只因為絲,不同於瓷器的剛硬,不同於茶葉的清秀,絲綢本身便是柔婉,靈動,而綿長的。與文安想的書名“情似故人來”又有諧音之趣。於是文安興沖沖的開始寫故人。

當時由於秘密已經結束了七個月,故人開始寫的時候,只有一些一直守候文安新文的老朋友,而且故人的開頭,文安選擇了平緩的敘述方式,並不能非常迅速的就吸引新朋友來讀。再加上文安更新的龜速

任何一個作者,都是希望自己的文章有人看的,當時文安隱隱有些擔心,是不是這次的題材選擇的太大了?不如純粹的言情更加吸引人呢?但是文安沒有改變初衷,不論讀者多還是少,文安只想寫自己想寫的,文安必須要把這個絲綢世家的前世今生故事認真寫完,哪怕最後只有一個讀者,文安也寫給她看。

故人的讀者漸漸多了起來,從老朋友,到新朋友,直到有一天,我無意中和編輯開玩笑說已經很久沒看到故人的推薦了。編輯反問我,你覺得故人還需要推薦嗎?我才注意到故人的成績原來已經遠遠在我的意料之外了。說不上的滋味,只是忽然很欣慰,覺得文安的執著,是值得的,大家的認可,是文安最大的動力。

故人的故事,前世今生兩條線索交映,情感和絲綢兩條線索交映。對文安有不少挑戰:

首先在寫作方式上,對文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來是前世和今生要相互照應,要融合在一起,不能彼此突兀,各自獨立。二來是情感和商戰,也要彼此交融,互相滲透,才能賦予商戰在言情作品裡的魅力。

於是文安只能處處小心,就如自己和自己手談,先給自己布個棋局,自己再解困出來。而且前世和今生的轉換,既要情緒、情節實現同步,又要恰到好處,順其自然,也確實讓文安琢磨許久。文安不知道大家是否滿意,但文安自己對現在的結果,還是比較知足的。

其次是在知識積澱上,對文安也是挑戰。民國要寫的符合歷史,比如民國開篇便是四一二反革命政變開始的年代,比如西山派和改組派的鬥爭,比如日寇侵華路線,比如西安事變,比如萬福閘慘案,比如汪偽政府的成立這一切,都要儘量去貼緊史實,不能隨意篡改,也讓文安重讀了近代史,學習了不少。而現代的商戰,其中銷售、股票、金融的知識,文安也在查閱資料、請教別人的同時,極大的提升了自己的知識儲備。

再次,便是時間和體力的挑戰了。文安的確沒有想到,架構的巨大,更新的龜速,讓故人寫了七個月。儘管文安不是個喜歡訴苦的人,尤其是寫文,是有很大樂趣的事,更加不想把這個過程描述的很痛苦。但是回想起這七個月,沒有一天睡眠超過6個小時,以至於現在的生物鐘都變成了6小時自動醒。想說這個過程不辛苦,竟然也變得艱難。但是看著自己想象的情節變成了厚重的文字,其中的歡欣和快樂,也是最大的幸福。

再和大家聊聊故人的內容吧。

前世的民國,文安本以為自己是個對民國無感的人,但是當文安坐到電腦前,卻如附體一般,忽然就鑽進民國的故事裡去。民國竟然意外的寫的比現代還流暢。江南風韻的趙家大宅,成悅錦的研製,北平的革命,博覽會的獲獎,以及日寇的侵略,到最後的悲情殉國就自己靈動的跑到了指尖,跑到了筆端。原來文安以為遙遠的故事,也不再遙遠,甚至如織錦般翻飛跳躍,讓文安書寫不盡。寫完這個故事,文安才發現,自己竟然愛上了民國這個時代。

民國的趙石南,杜衡,趙凌泉(夏凌泉),都是二十出頭的年紀,意氣風發,揮斥方遒,一群年輕人,在為國家的未來拼搏。選擇這個年紀去寫,只是因為民國,該是個英雄輩出的年代。自古英雄出少年,無論是做實業的石南,幹革命的凌泉,抑或是抨擊時弊的杜衡,都是那個年代的英雄。

而細心的讀者也許也發現了,民國的人名,都是中藥名,石南,凌泉,杜衡,錦葵,佩蘭,杜仲,雙葉,冬桑,豺羽,小茴,茯苓,素問,半夏,重臺之所以取中藥名,一是當時的中國,國貧瘠若,猶如病中,需要國民勇士,去診治解救;二是今生為劫,前世為藥,前世的藥解今生的劫,才能化得圓滿。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