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眼界提高了,並未曾踏入天元之境,修行之時,也不需吸取宇宙本源,又何必如此著急,將我排除出去,甚至,我也是宇宙的一份子,如何退,怎麼退”
凌雲意識之中,傳出莫名的言語,透過一種玄之又玄的方式,傳遞給冥冥中,那種不可思議的存在。
所以在外人看來,凌雲像是在自言自語,又像是在與冥冥中的存在,交談一般。
其實,凌雲正是向主世界宇宙,冥冥中的無上意志說話,說他是宇宙意志可以,天道可以,大道也可以,反正都是一樣。
“好了,就這樣吧”沐風一揮手,直接消除了宇宙冥冥存在,對凌雲的排斥力。
緊跟著,碾壓在凌雲身上的壓力,直接消失不見了,至於宇宙意志,也隨著隱藏起來,只要不涉及到宇宙毀滅的事情,宇宙意識便不會再出現。
“多謝”凌雲也沒有想到自己這個狀態,還能引起宇宙意志的注意,心裡不由一陣後怕、發涼,更是存了一絲僥倖的心裡。
凌雲知道以自己目前的情況,生死都不容樂觀,更別說其它了。
若真的和宇宙意志幹上,死只是分分鐘鐘的事情,哪怕全勝時期的凌雲,也只是死路一條。
首先是凌雲現在不是完整的真靈,再則凌雲的力量,未曾達到宇宙的極限,只是眼界高了一點,否則宇宙意志就不是驅逐了,而是真正的直接碾壓凌雲。
這一狀況,也讓凌雲對自己的世界,有了最直觀的判斷,不說大千世界以上的等級,單單大千世界,就是由三千大千世界組成的,略稱之大千世界。
日月照四天下,時空縱古今來,是為一小世界,這世界不是星辰,而是一個無垠的天地,比如凌雲現在的主宇宙。
三千小世界合一小千世界,三千小世界稱之為三千小千世界,簡稱之為小千世界,量變引起質變,脫衍成中世界,其上類推,其下順走。
所以三千大千世界有小、中、大,三種千世界,故稱三千大千世界,其上為一方大千世界,以方為世界單位。
最小的世界略稱婆娑世界、恆沙世界,以沙開界,婆娑三千世界。
恆沙世界到小世界的中間,還夾了一個位面世界,並以大、中、小劃分,輔以千和方,也就是大千、中千、小千,三千大千等等。
千與方不是數詞,而是界詞,比如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一方大千世界等等,這便是天地世界的劃分,宇宙世界亦是同理。
但是,不管任何一個世界,都是被界壁所包裹,一個世界到另一個世界之間,只有一片寂滅的真正虛空,沒有所謂的時間,同樣也沒有所謂的空間。
另外,界壁的原因,除了自我保護、隱藏外,主要是世界在廣闊無垠的虛空中,會有時間亂流、虛空風暴等等,以及空間褶皺產生的各種恐怖能量、氣流、風暴。
這也就造成了,世界需要分出一定能量,來阻擋虛空的侵蝕,隔絕各種恐怖的亂流,甚至是其他虛空生物、異域之人。
橫渡虛空的生物,都是能夠阻擋虛空中各種恐怖能量的偉大存在,就連虛空都無法將其徹底磨滅,所以更要保護自己了。
凌雲現在的主世界,也只是一箇中世界,也就是三千小千世界的標準,但就這樣,只能算一方中千世界的橫沙,渺小得可以忽略不計。
這些世界的區別,不是世界大小、體積的問題,而是世界承載力的問題,比如大千世界,可以輕易的培養出無數天元境,甚至有可能是天一,更甚者都有可以出現天人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