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英這一嘗,眼睛頓時一亮,“恩,好,媽的廚藝後繼有人了。”
“真有這麼好嗎?”方小魚心中一喜。
“媽還會騙你不成?”陳秀英笑言,又嚐了一筷,細細咀嚼著,女兒的手藝和她離不了多少,甚至馬上就要青出於藍了。
陳秀英當然不知道,夢中她得了抑鬱症後,家裡吃飯洗衣的活,全是方小魚一個人乾的。
自小就被陳秀英嬌養的她,為了做這些活,可沒少吃苦。
“這幾天你跟厚厚學的怎麼樣?有沒有在厚厚面前鬧小脾氣。”陳秀英問道。
“沒,媽,我又不是小孩子,不會那麼任性的,我學的好好的呢。”方小魚道。
其實根本沒學好不好,那個混球這幾天做脫手掌櫃呢。
“媽,我現在也用心地學著呢。”不等陳秀英問,方永華主動討好道。
陳秀英開心的笑,“你們能用心學習最好,小魚,你也別把心思放在炒菜上,學生當以學業為重,媽媽知道你有這個孝心就行了,以後別炒菜,有空多看幾本書,多讀幾本書總有用處的。”
陳秀英從小就是苦著長大的,五歲連大灶的鍋都夠不著的時候,就踮著腳尖,開始在家裡大灶打包,洗衣做飯,照顧弟弟和妹妹。
後來弟弟妹妹上了學,她有多想能跟著她們一塊上學,那個時候家裡沒有這件的條件。
送了大兒子去學了手藝,她娘又送了小的上學,哪裡還有餘錢再供她,她這個大女兒就只好留在家裡承包了家裡所有活,八歲開始打草包,和大人一起出去掙工分了。
到了十七、八歲想進廠裡,因為沒文化,處處碰壁,生活中沒少吃沒文化的苦。
所以哪怕現在方永華一直學習不好,託了關係,花了不少冤枉錢,她也堅持要上兒子讀完高中。
才會一次又一次叮囑著兒女們好好讀書,她是盼著兩個兒女能有出息。
如果兩個兒女能讀上大學,那自然最好,當然這只是陳秀英的一個奢望。
不過厚厚來了,陳秀英心裡的這個奢望出現了一線曙光,有了盼頭。
眼見著方小魚和方永華越來越懂事,陳秀英真的沒什麼可遺憾的,要真有,就只有方國棟了。
要是方國棟能戒了賭,一家人開開心心的過日子,哪怕這輩子沒得造新房伺候公婆一輩子,她也甘心啊。
方小魚沒想到她這麼做了一餐飯,陳秀英腦子裡會想這麼多。
晚上吃飯時,方四九聽說這是她做的菜,連連誇獎了她好幾句。
渣爸也是有幾分刮目相看。
樊老太婆見父子兩個這麼抬舉方小魚,免不了又要奚落兩句,被方四九眼睛一瞪,樊老太婆倒是不再說什麼。
人就是這樣,全盛的時候,她指著誰都敢打敢罵,都有這個膽量。
一旦被人壓了下去,就只暗中喘粗氣,生悶氣的份,像樊老太婆這樣的人尤為如此,典型欺軟怕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