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深思熟慮,他決定悄悄送走澈兒,並親自找她談過此事,希望能得到她的諒解。值得欣慰的是,澈兒要比原真冷靜,她願意離開這個傷心地,也願意肩負起公主的責任,助他完成大業。雖然,她並沒有得到公主該有的名分。
與澈兒深談過後,他便開始物色人選,但澈兒不能以公主的身份嫁人,因而做一國王后、太子妃是絕無可能的,至多是一個身份高貴的妾。當時楚國太子楚胤和燕國三王子聶暘同時進入他的視線,原本他屬意楚胤,但多番打聽才得知,楚胤十分懼內,對太子妃懼怕至極。
這樣的男人難成大器,於是他便將目光轉向聶暘。幸而聶暘沒有讓他失望,沒過一年便在長姐聶持盈的幫助下坐上了太子之位。他見事情塵埃落定,便欲張羅送澈兒過去,沒想到此時傳出原真喜獲嫡子的訊息,澈兒受了刺激,因此又生了一場大病,這一病就是整整一年。
等她徹徹底底好起來,已是正順三十五年初。她這次痊癒之後,就像是換了一個人,從前的抑鬱脆弱全都消失無蹤,變得格外堅強,也格外冷漠。說來也巧,她病癒不滿兩個月,恰逢寧燕交誼三十年,燕國太子聶暘親自下帖,邀請原真前往燕國一遊,半為國事半為私交。
這是兩國間的大事,寧國上到朝臣、下到百姓都喜聞樂見。澈兒聽說之後,便主動提出趁此機會前去燕國。原本他還擔心原真會不同意,也是澈兒主動相約原真密談一番,最終說服後者接受了這一決定。
澈兒果然沒有讓他失望,隨原真出使燕國,令聶暘對她一見鍾情。她順理成章留在了燕國,所有人都以為她是寧太子的姬妾,因為當寧太子開口說出那句“女人而已,怎及兩國交情”時的痛苦與不捨,當時在場所有人都看在了眼裡。
澈兒留在燕國之後,聶暘也算對她用心至極。為了能給她一個名分,不惜為她換了身份改了名字,託在當朝第一世家赫連氏族當中,讓她做了太子妃赫連璧月的族妹。
赫連澈月,從此寵冠東宮。可嘆澈兒在寧王宮住了十幾年,都沒有一個正式的身份,反倒是去了燕國才有一個光明正大的、尊貴的身份。
他本以為澈兒這一走,兩個孩子離得遠了,彼此就會慢慢淡忘。最初的一年,原真似乎也的確開始收心斂性,慢慢好轉,如此風平浪靜直至正順三十六年,澈兒為聶暘生下一個兒子,滿月即被老燕王賜名“星痕”,疼愛非常。聶暘特意將這個喜訊送來寧國,以示兩國交好,他怕原真受刺激,便將這訊息悄悄隱瞞了下來。
可澈兒誕下的畢竟是他親外孫,聶暘又專程送來這個喜訊,為全禮儀,也為表愧疚之情,他便備下厚禮派遣使者前去燕國恭賀。當時已近年關,原真順順利利地過完年,卻不知是誰洩露了這個訊息,導致原真在正順三十七年大病一場,此後又開始了放浪形骸的生活,無論他如何苦口婆心地勸說、阻止,原真都沒有任何收斂。
真正摧毀太子原真的一件事,發生在正順三十九年——澈兒的死訊傳回,當時她已是聶暘的良娣,死因是“產後抑鬱”。原真得知澈兒的死訊之後,更加變本加厲放浪荒淫,也徹底荒廢了朝政。與此同時,朝中開始流言頻傳,說是他專權於身,壓制太子天性,不願放權,使得太子原真屢受打擊,終致頹廢。
他知道,這流言是原真自己傳出去的,他也知道,這是原真在報復他這個父親,在表達對他的憤怒。他沒有去辯解,他一心希望原真發洩過後還能重新振作起來,蒼天可鑑,他是多想扶持這個兒子,多麼看重這個太子!
然而他失望了,澈兒的死對原真的打擊實在太大,他用遍了無數種方法,不僅沒能讓原真重新活過來,反而眼睜睜看著幾個孫子接連死亡,沒有一個能活到成年。原真像是鐵了心要報復他,任由東宮裡互相傾軋陷害,后妃、子嗣一個個莫名其妙地死去都不管不問。
直至他的三子原殊生下嫡子,那孩子粉雕玉琢玉雪可愛,活脫脫像個女娃娃,更像極了澈兒小時候。也許是冥冥之中的天意,也許真是澈兒投胎轉世回來了,那孩子甚至連胎記的位置都和澈兒一模一樣!就長在耳後,狀如蝴蝶!
原真在看到這個侄兒之後激動非常,想要為其取名“原澈”,所有知曉內情的人,包括三子原殊在內,聽到這個名字俱是沉默。是他不忍拂了他的心意,勉強點頭應允這個名字,卻也特意交代原殊,不要時常帶著孩子到處走動。
可饒是如此,原真還是將象徵王權的龍吟劍送給了原澈,更多次明示暗示想將原澈過繼到膝下。他覺得此事非常不妙,為了不讓原澈時常出現在原真面前,他甚至將一無所成的原殊冊封為魏侯,讓原澈當了世子,賜他們父子封邑豐州,從此將這對伯侄隔絕。
這就是原真為何特別偏愛原澈的理由,也是原真想要把原澈過繼膝下的真正原因,更是他縱容原澈胡鬧十幾年的根本所在。可他也分的很清楚,王位必須要留給原真的血脈骨肉!哪怕是一個私生子,是一個女殺手生下的孩子,他都樂意給予王太孫之位!他在竭力彌補了!
而原澈,根本不適合做王太孫。這個孫子所得到的一切疼愛,只是因為一個胎記,一個名字,一張肖似故人的臉龐。至於原澈之所以會被他的后妃猥褻,實則也是因為他的刻意放縱,養成了原澈膽大包天的性子罷了。他可以無條件地縱容他,卻不想看到他時常出現在自己面前,勾起自己這輩子最不願回想、也是最不堪的一段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