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娜罵歸罵。
但是這事兒,蘇澄也沒吃虧,張娜也沒打算再去找後賬,跟蔣泉撕破臉皮。
“都多大的人了,還這麼孩子氣。”張娜數落蔣泉,“跟小學生似的。”
張娜疑惑的是,蘇澄是怎麼知道,蔣泉離婚事情的。
這事兒只有她這一輩的人知道,就連蔣悅都不知道,而且沒人會把這事兒當做笑話講給別人聽吧。
蘇澄一聽,也有點吃驚。
“那一切都能解釋得通了。”
“怪不得他發那麼大脾氣。”
“我是真不知道,他被老婆騙了家產啊……”
蘇澄只不過是歪打正著,他的經歷和蔣泉的經歷剛剛好是相反的。
蘇澄有一個愛他的老婆,不卑不亢,不離不棄。
而跟蔣泉離婚的那位,說白了就是看中蔣泉的物質條件,養了那麼多年,還是跟人跑了。
這就是蔣泉為什麼那麼憤怒的點。
蘇澄和蔣悅這種事情,一百對新人裡面都找不到一對。
蔣泉被戳到了痛點,同時也對蘇澄和蔣悅的事情,顯露出羨慕和妒忌的心態。
兩兩相加,蔣泉當時恨不得把蘇澄砍死。
可蘇澄當時不瞭解這個情況啊!
他和蔣泉針尖對麥芒,沒有任何一方犯怵。
早知道這樣,蘇澄就不用那種方式咄咄逼人,在蔣泉的傷口上撒鹽。
不過,蘇澄並沒有多少愧疚之心。
要說被戳到了痛點,那也是蔣泉自找的,跟蘇澄沒多大關係。
蘇澄現在之所以這樣想,主要是覺得,一個人在極度悲傷的時候,會把所有的憤怒,都找一個人或者一件事情去發洩。
到時候他和蔣悅舉辦婚禮,蔣泉少不了會惹事兒,還得多提防他一下。
年三十當天。
上午一家人都早早地起床,蘇澄被安排了一個壓車的任務。
所謂壓車,就是坐在租的賓士車上,陪著新郎蔣佑一塊兒去接女方家裡接新娘。
去的人多少無所謂,主要是不能空車,否則的話會顯得男方家裡人丁稀少,不夠鼎旺。
在女方家裡,喝過茶葉水,一個八歲的小孩把手捧花遞給新娘,要了紅包以後,上車回到家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