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土歸流事已經忙得七七八八,攤丁入畝也有模有樣,繼續按部就班就成。
要不就讓十三先頂著,把老四先調回來?
如此這般的念頭在心間閃過,還沒成型,就被康熙自己給否了。
上回老四摺子裡都說了,少則三兩月,多則半年就能大功告成。這勝利前夕把人招回來,不說別人怎麼想,小公主就能罵上千百聲麻子,並把他推出新世界大門之外。
不對!
朕不能被小傢伙的心聲影響,她是小四爺黨。
多多少少的,都難免對太子帶點偏見。他這個當皇阿瑪的得信任自家兒子,畢竟歷史上經歷兩立兩廢,太子都沒有謀反。
如今自己對他那麼好,又……
他肯定更加不會有謀反之心,也沒有那個實力。
只能說虧得小公主沒有讀心的能力,不然能直接笑話死他本公主只說怕你有個什麼三長兩短,你直接聯想到太子謀反。乖乖,這就是帝王家的父子情深嗎?
嘖嘖,說好的相互信任呀,還真是沒有一點兒!
難怪歷史上的帳殿夜警事件,您老人家聽聞告發之後竟然毫不查證,直接就信了。二話不說廢太子,誰勸砍誰。
以至於本研究僧當年看到這一段的時候都大為震撼,甚至有點懷疑您是早就想廢太子,但一直沒有合適的機會。所以大千歲這個大聰明剛一跳出來,您就迫不及待的‘被蠱惑’了。
也虧得小公主不懂讀心,才讓康熙免了這驚世一罵。
不然可能用不上康熙四十七年,他現在就得中風。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只能說冥冥之中自有定數。
特別熟練地勸好自己後,康熙四十六年的南巡,也是康熙人生中最後一次南巡也就提上了日程。
太后是必然要去的。
為了不與乖乖好重孫女分別日久,也為了現場吃瓜。
太子跟十六、十七、十八三個小阿哥隨扈,十二阿哥被留下來監國。為防他自己遇事兒沒有個商量的人,康熙還多留了幾個經年老臣協助,又點了裕親王保泰跟簡親王雅爾江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