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耳濡目染的,讓小公主都學得特別忠君愛國。
外人都如此,康熙自然更甚。
當然,他是有把教導有方的功勞放在自己身上的。
畢竟小傢伙才多大就被接入宮中?
至今還是在宮中五天回府兩天呢,與他一起上朝,陪他一起用膳,一起批閱奏摺。
怎麼算,乖乖好孫女都與他待得時間最長。
那還能不是他言傳身教?
眼看著他就要無限自得地收了這孝順,太后連忙輕咳:“咱們小公主固然是一片孝心,可皇上也不缺這仨瓜倆棗呀。”
“依哀家看,不如就把這羽絨服的買賣掛在福襄的女子技能義學名下。回頭就讓這些女學生們參與制作,所得的收入也用於維持女學的正常開支。”
“若買賣實在好了,還能給那些學生們也開些銀兩。”
“屆時姑娘們不但能學一技之長,甚至能有些收入。還愁她們的爺孃老子短視,不肯送孩子上學麼?”
啊?
啊啊啊!
小公主大激動,騰騰騰跑到太后面前。拉著太后的袖子就搖啊搖:“烏庫媽媽,福福最愛的烏庫媽媽!您怎麼能這麼聰明,這麼仁善,這麼知道為人著想呢?”
[天啊天,這不就是校辦工廠嗎?以校辦廠,以廠養校,整個一良性迴圈。哎喲,我這笨腦子,怎麼就把這茬給忘了呢?]
[多虧了烏庫媽媽!]
[以及,誰說古人愚昧來著?天可憐見的,他們只是受眼光與時代的侷限而已。一旦思路打,一切發展快到超乎人想象好嗎?烏庫媽媽就超棒的……]
被反覆誇獎的太后娘娘眉眼含笑,顯然是十分受用。
連剛剛貿然開口那點懊惱都煙消雲散。
乖乖重孫女說過,只有女子才會對女子的苦難感同身受。
若女子都不能對女子施予援手,那處在最底層的可憐女嬰女童們又能指望誰呢?
在其位,謀其政。
她不能只顧著吃瓜,她還是大清的太后娘娘呢。
天下之母,有機會當然要為天下間的女兒們做點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