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那希:……
有沒有一種可能不是咱心裡沒有那麼多陰暗心思,只是不敢存那麼多僥倖呢?
畢竟法網恢恢,疏而不漏。
本來上輩子她生在春風裡,長在紅旗下,就不容易變成法制咖。
再加上與皇瑪法接觸越多,就越知道這位千古一帝或者有水分,但也絕對不糠。
在他眼皮底下搞陰謀陷害、骨肉相殘的那一套……
嘖嘖。
看看史書吧!
瞧瞧一廢太子之前大千歲是怎麼得寵的?
那傢伙,第一次出征就擔任副帥啊!
對放跑噶爾丹都得負主要責任了,換個人都是必死的結局,放在大千歲身上怎麼著?
雖私下裡捱罵甚至挨踹都必不可少,但實際上的懲罰可就一點沒有。
號稱跟裕親王福全手足情深的康熙甚至都豁出去讓青青二哥替兒子背鍋,也不肯耽擱了好大兒的前程。
下次,下下次的親征還帶著他。
大封皇子也要第一個給他封郡王。
都說康熙疼太子,為了照顧出花的太子輟朝親自照顧著,太子好了還敬告天地祖宗,昭告天下。
實際上,大阿哥遇喜,他也親力親為。
三十七年巡幸塞外,大阿哥途中患病,康熙甚至改變原有計劃提前回京。
那也是實打實,連太子都擔憂忌憚的寵愛呀。
可後來怎麼著?
一旦他嘗試將屠刀伸向兄弟,屬於直郡王的輝煌就再也沒有了。
十三阿哥動輒隨從,甚至可以代帝王祭典泰山。
雖沒有明確史料表示他到底幹了些什麼,但帳殿夜警事件後,原本受寵的十三阿哥就像被徹底遺忘了一樣,終康熙一朝都沒有得到任何封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