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乖乖好侄女誒!
不愧是帶著宿慧而來的小福寶兒,竟然看著黃履莊早早把蒸汽機鼓搗出來了。
有了這等神器在,蒸汽輪船跟多多的後裝線膛炮還會遠嗎?
他還要忍著小倭子天皇、幕府將軍,還有那個腦子不知道進了多少海水的朝鮮國王嗎?
根本不需要啊!
十四阿哥雄赳赳氣昂昂,渾身上下都散發著渴戰的光芒。
提筆就寫了首特別慷慨激昂的備戰詩。
讓康熙且在京中等待佳音,看他這個好兒子怎麼為他報仇雪恨兼開疆拓土?
至於信上那些勸他徐徐圖之,最好摟著點打,頂好一戰坑三國,把大清的內憂外患都給一併解決了的話?
十四阿哥表示:勸慰不是命令,最好不是必需。
他就沒有下抗旨!
而且很快,他就有必須跟倭子國血戰到底的理由了。
康熙四十五年冬十一月初,靖海大將軍十四貝勒胤禎以倭子國王收留朝鮮王李暾,擅自插手大清內政為由,對倭子國宣戰。
雙方鏖戰一日,損兵千餘,重創敵軍近萬,擊沉大小船隻百餘艘。
如此大捷,靖海大將軍十四貝勒胤禎卻上了請罪與請戰摺子。
理由?
倭子國膽敢挑釁大清天威,插手大清政務。還敢率先開炮,致使大清副將,前步軍統領託合齊陣亡。
“此仇此恨,如山如海。若不千倍萬倍報之,兒臣上對不起宗廟社稷,對不起君父重託。下無顏面見大清百姓,對不起他們辛苦繳納的賦稅,亦無顏面見十二哥……”
烏那希邊看邊脆聲讀著,小音調那叫一個慷慨激昂。
不過……
[託合齊,資深太子黨,託合齊會飲案的主犯託合齊?十二叔那倒黴舅舅?按史書所載,那貨不是要四十八年年底犯案,經過一系列嚴刑拷打之後才在定罪之前死在牢中嗎?嗯,雖然死也沒逃過被清算的下場。]
[但也不能,至少不應該,是這個時候,這個原因吧?]
康熙與諸皇子:這是為什麼?
都是因為你呀,我的寶貝孫女/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