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下的兵丁也根本不相信。
畢竟眼見為實。
他們眼瞅著十幾裡外,清軍一個炮彈打過來,奉命探查訊息的倭子國小船就被炸的七零八落。
而且人家清廷也說了,只殺首惡,不累平民。
且還會廢除什麼肉類禁止令、生類憐憫令,讓平民百姓也能吃肉。再不會因為傷條狗、打只鳥、捕個魚就把人抓進大牢裡。
這最後一條,就很難讓普通的倭子國人不動心。
畢竟自打江戶幕府這位德川綱吉將軍失去了獨生子,瘋狂求子,不惜頒佈生類憐憫令開始。
漁民不敢捕魚,獵戶不敢打獵。
店鋪不敢售賣,平民不敢吃用。本來就難見葷腥的日子啊,就更加寡淡如水了。
許多以打獵捕魚為生的人更是直接斷了生計。
一時之間,牢裡罪犯滿滿,街上饑民無數。
如此背景之下,三阿哥對症下藥,效果可不就格外顯著了嗎?
現在倭子國兵丁畏懼大清的後裝線膛炮威力,饑民倒是沒直接投降,甚至爭當帶路黨。
但不妨礙他們抓著兩國交戰的關鍵時候,努力為自己爭取利益呀!
抗議的,遊行的。
還有一些被三阿哥派過去,專門挑撥對幕府將軍不滿的。
真·裡挑外撅。
把原本就因為生類憐憫令而怨聲載道的倭子國攪和成了一鍋粥。
連十四阿哥看了,都不得不給自家三哥豎根大拇指:“不怪人家都說讀書人心思髒,咳咳,是心思靈巧,算無遺策。三哥真乃讀書人中的讀書人,是這個!”
三阿哥很讀書人、很優雅地回了他一個滾字。
十四剛說了句才不滾,還得共商良策呢。就有兵丁來報,說是。皇上有信到了。
這可是大事。
不止他們哥倆,託合齊也趕緊出來接旨。
瞬間,剛還與三阿哥笑鬧的十四阿哥立即嚴肅起來:“既然是給本將軍的信,本將軍自行領受就是,託合齊將軍跟三皇子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