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十四阿哥私下裡沒少跟三阿哥炫耀:“看吧,好侄女說的沒錯,人總是更容易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也總是最熟悉的地方不設防。”
不願意只當一個工具人的三阿哥怒了,開始積極發揮自己的作用。
夫兵法者,詭道也。
本著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精神,三阿哥開始著手研究收集倭子國跟李氏朝鮮的情報,然後……
屬於讀書人的陰險就開始漸漸顯露了。
劍走偏鋒道讓十四阿哥都驚詫,不禁寫下來,著人火速送往京城,與自家皇父一道分享。
那眾所周知,皇上跟福襄公主爺孫感情極為深厚的。
別說南巡跟北上塞外了,皇上連謁陵都帶著她,朝堂之上都有公主的小桌椅。
這等好笑之事,當然也不可能落下公主啊。
於是,烏那希驚呆了。
接過摺子反反覆覆看了三遍,樂得小腰都要直不起來了:[哈哈哈,本公主就說吧,康熙九子就沒有一個是湊數的。]
[三伯雖然表現平平,可能以資深太子黨身份不被康熙忌憚、埋怨,還深深信重頗為喜歡的主兒,能是什麼簡單角色?但凡他遇到的不是雍正,或者說他與怡親王沒有什麼舊怨,應該都能榮華富貴到死……]
烏那希心裡好一通嘖嘖嘖,面上卻樂到直拍小胖腿兒:“唉喲喲,三伯是怎麼想的呀?居然策動倭子國人一起反抗?關鍵是,還真有人應和?”
最初看到摺子的時候,康熙也很詫異。
畢竟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就算老三再怎麼舌燦蓮花,也改不了他們大兵壓境要打人家、讓人家當亡國奴的事實。
可細看下來,康熙沉默了。
小子還真是……
洞察驚人,特別會找切入點呀。
這不,太子就很驕傲,畢竟三弟是他的好弟弟嘛!
從小到大一直都跟在他這個二哥身邊,堅定不移地支援他,甚至為了他而遠赴萬里之遙。
將他這神情看在眼裡的大阿哥:……
天可憐見兒的。
若有一日真相能夠大白,太子想想此情此景,應該還挺尷尬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