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阿哥笑:“託和齊舅舅就是謙虛,就您行軍佈陣、訓練兵卒等方面的經驗還多著呢,說讓晚輩學一輩子都只得個皮毛。可惜咱們爺倆在一處的時間太短,無法長長久久與您學習。”
說完,他就親自執杯,給對方敬酒。
小態度要多恭敬有多恭敬。
不知道的還以為這老小子不是十二阿哥孃舅,而是他親孃舅呢!
託合齊可一直都沒放棄把他發展成太子黨的小目標,聞言也跟著遺憾。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後,更是開始循循善誘。
這要是在康熙四十二年冬以前,他一個小光頭阿哥能被太子心腹認真挖角,他肯定屁顛顛的就答應了。
早早上船,當個裕親王伯不也瀟灑嗎?
可……
現在是康熙四十五年,距離好侄女所說的一廢太子只有兩年了呀!
他是瘋了,才會在太子即將倒臺的時候加入太子黨!
但現在還不是翻臉的時候,所以,他也不明確拒絕,只露出些許痛苦掙扎與搖擺來,誘著對方再接再厲。
實則在心裡默默給人家記了好大一筆,連那點子把人利用殆盡再幫忙壯烈的愧疚都煙消雲散。
只暗道禍福無門,唯人自招。
但凡他肯安安生生做個步軍統領,別去摻和皇子奪嫡的要命事,又何至於落得這個下場?
這麼想的時候,他就又免不了給自家好侄女準備禮物。
多虧皇天不負,祖宗有靈,給他們愛新覺羅家降下來這麼個活寶貝來。
否則按照原本的歷史發展下去,同樣站錯隊的他得被圈禁十幾二十年。什麼未來呀,理想的,統統都得被泡湯。
感謝好侄女,沒讓她十四叔一直徘徊在新世界大門外。
沒有好侄女,就沒有如今的十四貝勒!
對於他的識趣,康熙還是很滿意的:“不錯,雖然不如老九,但也是個有心的。不枉咱們烏那希一直惦著他,盼著他旗開得勝。”
這話說的,連臉皮厚度優越如烏那希都有些遭不住了:“孫女,孫女也沒做什麼,都是叔伯們愛屋及烏。因為孝敬您,連帶著連孫女也願意高看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