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那希搖頭,心裡暗暗唏噓:[這簡直就是胡蘿蔔釣驢呀!把主帥之位當成胡蘿蔔用,釣著大伯往皇瑪法既定的方向撒歡跑。恨不得把人累死累活,還讓人家回頭感恩戴德跟他說謝謝啊!]
PUa大師級別,只希望大伯頭腦清醒,別被簡簡單單就KTV了去。
大阿哥:……
現在已經不是頭腦清醒不清醒的事兒了,而是皇阿瑪想讓他當驢,他就得是那頭驢。
任勞任怨,百死不悔。
就這,還得被太子和老三防備著。
憋屈,但是並不敢言。
還得一臉激動跪下:“皇阿瑪,您就瞧好吧!兒子肯定再接再厲,把手上差事都又快又好地完成。務必透過您的考驗,堂堂正正當上這個主帥。”
好大兒都已經主動送上臺階,康熙還能說什麼呢?
只微笑頷首:“現在說什麼都為時尚早,真想率兵上陣殺敵,就好生練兵。”
“是,兒子領命。”
就這樣,康熙雖然沒有下聖旨,但也算是給了些許承諾。
給了大阿哥點念想,也讓太子和三阿哥的防備到了極致。越發盼著託合齊那邊能有個優秀的戰果,給己方陣營再多一些可能。
與此同時,他們也開始下力氣培植自己在軍方的勢力了。
總不能老這麼被動吧?
康熙哪知道這一箭三雕的構想還沒正式開始,自家好太子就已經有了別的想法呀!
明明他都已經儘量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想問題,給予最大的包容與諒解了。
怎麼太子還是覺得自己位置不夠穩,不能完全放心呢!
其餘兄弟們越優秀,不就能給他帶來越大的助力嗎?
不管老大和老十四他們打下多大的疆土,只要繼位之君還是他。那所有人的努力,不都是給他的江山添磚加瓦?
虧得烏那希不知道他這個想法,否則當場就能給他舉例。
說說當年,唐太宗是怎麼跟群臣吐槽漢武帝求仙問道,為了一些虛妄之事,耗費國力,勞民傷財的。又怎麼口口聲聲強調君主應該關注民生,以民為本,絕不學漢武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