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倭國合作?
這提議就好比滾燙的油鍋裡濺了冷水,頓時讓朝鮮王宮吵得沸反盈天。
贊同者說這也未嘗不可,不管怎麼說,先把眼前的問題解決了。
反對者則提那場讓朝鮮受了明朝天大恩惠的倭亂,直接問最先提議的人是何居心?連這麼驅虎吞狼的蠢招都敢想,難道就不怕請神容易送神難嗎?
而且倭寇狡詐,未必肯來。
說不定會坐山觀虎鬥,等大朝鮮跟蠻清兩敗俱傷了,他們才跑出來坐收漁翁之利。
贊同者說反對者心思太過陰暗。
反對者則嗤笑:“你們一個個這麼單純,到底是怎麼當上官的?”
見他們吵得實在不像話,國王李焞才不得不開口調停:“行了行了,召各位大人來是共商國事的,不是讓你們來王宮吵架的。”
“只准討論可行與否,不許相互攻訐。”
眾人很給面子的沉默了。
至於出主意?
提議與贊同聯倭抗清的官員們沒有更好的辦法,反對的也沒有。
但他們推測,那麼厲害的大炮,清廷應該也不是很多。
說不定還是剛剛出來的新東西,有且僅有幾枚,主要起威懾之用。
李焞滿臉熱切:“愛卿這話可有什麼實際根據麼?”
那當然是沒有的。
但是!
異地而處,若大朝鮮早有如此神兵,全軍裝備,那他們能忍住不把周邊能夠到的列國排隊打一遍嗎?
根本不能。
必先滅倭國,再滅大小呂宋等,最後讓蠻清甚至沙俄知道知道厲害。
所以……
朝鮮國王李焞霍然起身:“照這麼推測,威力那麼大、射程那麼遠的火炮,很可能清朝也沒有許多。那隻要耗光了他們彈藥,阻止他們補給,就不愁他們變不成無根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