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尋無果後才狀似好奇地問:“皇瑪法,大伯?好久,好久沒見,大伯啦!”
[你在哪裡呀,我的知己,我的嘴替。什麼時候才能忙完,正常回來上朝,精準提及關外問題呀!唔,正好把那些柳條邊都拆了,滿城也拆了拆了。]
[滿漢一體,一視同仁!]
[律法不看旗民,選官也不分滿漢。作奸犯科的都狠狠收拾,官員選拔上也唯才是舉。如此,自然滿漢一體,密不可分。民族矛盾解決了,朝廷也不用愁八旗生計。]
啊???
太后詫異瞪眼,嚴重懷疑自己漢語學的不到家。
要不怎麼看這小傢伙臉上笑呵呵,心裡想的都是大逆不道的事呢?
滿漢一體啥的,不就是個口號嗎?
實際上,康熙防漢防的。
宮中就沒有個高位的漢人妃嬪,生了皇十七女的劉氏;生了皇十五、十六跟十八子的王氏;生了皇十九女、二十九子、三十子的高氏至今都是庶妃呢。
所有皇子不管得寵不得寵,嫡福晉都得是滿蒙貴女。
朝堂上也一樣。
那些內閣大學士,部院寺監機構的尚書侍郎左都御史,都是滿漢雙軌,且以滿官為主。
宗人府都是宗室和滿洲,理藩院是滿洲和蒙古。
筆帖式之類幾乎都被滿官壟斷。
地位最高,晉升機會最大的御前侍衛、乾清門侍衛乾脆就在滿蒙上三旗裡面遴選。
用烏那希的話來說,就是根本不流入市場。
這種背景下提真正意義上的滿漢一體……
太后垂眸,默默替小傢伙唸了聲阿彌陀佛:虧了她是個小格格,再怎麼著也就當個固倫公主到頭了。
不會加入到皇權爭鬥中,成為太子預備役。
且她還小,想法上幼稚不成熟些可以理解。再加上自她出生以來,已經為大清做出了許多貢獻,被皇上視為祥瑞。
否則換一個主兒,敢在康熙面前這麼說,怕是都難見翌日太陽。
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