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那希都恨不得即刻進宮,好好了解了解這其中的來龍去脈。
康熙直鉤釣乖孫女,成功。
兩天假期後,小傢伙就特別配合地坐上了回宮的馬車。
進了昭仁殿,她就嘰嘰喳喳跑向康熙:“皇瑪法,福福想死您了,您呢您呢?”
聽乖孫女這麼一說,康熙樂得見牙不見眼:“想想想,簡直望眼欲穿。真真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日盼夜盼的,可算把咱們小公主給盼回來了。”
祖孫兩個抱在一處,場面倒是溫馨而又美好。
如果能忽略三阿哥驚掉的筆,太子爺又悄悄跟鍋底順色的臉色的話。
不是三阿哥不淡定,是他從小到大,就沒見自家皇阿瑪這般疼寵某個孩子。
就算當年的太子各方面待遇遠超過其餘皇子,吃穿用度比皇阿瑪自身還要奢靡些。可他畢竟是儲君,肩頭承載著大清未來的希望呢。
該有的嚴格教育,那也是一分不少。
且他們這麼大的時候,正好是朝廷對三藩用兵期間。吳三桂連戰連捷,一路勢如破竹,都敢跟朝廷提出劃江而治了,你就想想那形勢有多緊張唄?
就連烏庫媽媽都安慰皇阿瑪,不怕,實在不成回關外放羊的程度。
要不是吳三桂中途暴斃,天下如今如何都尚未可知。
如此前提下,皇阿瑪沒氣到三不五時拔劍砍人都已經算情緒穩定了,哪還有那個閒情逸致哄孩子?
老四家的這小傢伙倒是有個好命格,也攤上了好時候。
至於太子說的那些……
三阿哥皺眉,子不語怪力亂神。
他還是覺得太子二哥是因為老十頻頻立功,老大跟十四又雙雙投身行伍,一旦做出點什麼成績來必然進一步發展壯大,更加威脅其儲君位置而夙夜憂慮,想的多了些。
就這麼個只會撒嬌弄痴的小不點,能有什麼異常之處?
但不屑歸不屑,太子佈置下來的任務,三阿哥還是要配合完成一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