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已經沒有再繼續聽下去的勇氣了,並在未來幾日都不想再見到這個糟心孫女了。
以及,若有一日,讀心之事能夠公之於眾。
他肯定擰著小傢伙的脖領子,特別鄭重其事地告訴她:朕是公主們的阿瑪,親阿瑪來著!
便巡幸塞外時,都要三不五時沿途瞧瞧公主們呢。
連這回年班幾位成年成婚公主悉數回京事,也是他這個當阿瑪的一手安排的好麼?
為的就是讓你這小傢伙面對面瞧瞧,好好叭叭一頓。
多披露點內容。
比如近親成婚弊端多多,但公主撫蒙卻能更好地連線朝廷與蒙古,緊密滿蒙團結,為朝廷更好地統治蒙古各部貢獻巨大。
若為避免近親結婚的危害故,放鬆滿蒙聯姻,那又要用什麼方式來加固滿蒙聯絡……
咳咳。
非是他這當皇帝的只會投機取巧,過度依賴小格格。
而是茲事體大,他總得綜合多方面考量,集思廣益,選出更穩妥、更有效的法子來。
若折騰來折騰去,最後還不如原本歷史上的康熙,可就貽笑大方了。
他不想死後亦無顏見祖宗。
以及,若涉及到大清安穩故,不止公主,阿哥他也容不得!
但這一日遙遙且不知有無有期,現在的情況就是他只能捱罵,無法還口。
這口邪氣攢在胸口,上不來下不去的,憋屈死個皇帝。
偏偏這會子已經封璽,朝都不上了。連禍水東引,找個不省事的朝臣罵一罵都做不到。
然後女債父償之下,四阿哥就倒了黴。
硬是在一年中最悠閒的時間段被自家皇阿瑪派了最多的活兒,一天天忙到腳不沾地。
幾天功夫,整個人都清瘦了些。
可把十三阿哥給心疼的喲!
都敢犯顏直諫了:“皇阿瑪,兒子便不知具體發生了何事,也能猜個七七八八。唔,您的鬱悶兒子能理解,也請您心疼四哥。別因為他在公事上兢兢業業,絕不推脫,就把所有的差事都壓他肩膀上呀。”
“不然……”
“兒子絕沒有威脅或者詛咒您的意思,只是一年多相處,您也該知道。烏那希那孩子的性格,是最重親情也最護短的。真把四哥累壞了,小傢伙至少得在心裡唸叨您唸叨到過了年!”
問您怕不怕呢?
天殺的,康熙真怕!
畢竟年底了,不光蒙古各部來京年班,各屬國也來朝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