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咚咚咚磕頭,求諒解,求寬恕。
現場死一般沉寂。
噗~
還是大膽十十笑出了聲:“皇阿瑪,您就行行好,快免了這小憨憨的跪吧。別的不說,就剛剛他這番表現,也不像您推論的那樣果斷老辣呀!”
康熙瞪他:“他不像,你像?”
十阿哥嘿笑:“那哪能呢?兒子可是您那乖孫女親自蓋章的缺心眼兒。明明躺著就能躺回來個親王,非費盡心思給自己弄了個圈禁套餐的主兒。”
“好在有那小白澤幫著指點迷津,兒子此番才不會犯那樣的錯。”
康熙冷哼,又一個眼刀子剮過去。
但到底沒再罵了。
畢竟氣出了七七八八,他也還怪累的。
再者老十可不像十二那麼任罰任罵,急眼了,他真敢就在這乾清宮裡撒潑打滾。
甚至威脅要去孝陵哭、太廟哭、奉先殿哭,抱著貴妃的牌位喊額娘為何不把兒子一起帶走。
康熙就算殺子也不會輕易殺這個子,又何苦讓他咋咋呼呼來丟儘自己臉面?
一代帝王老臉滄桑,特別意興闌珊地揮了揮手,讓人都散了散了。
自己則又往寧壽宮給太后請安去了。
終於沒扛住美食誘惑,一手一塊菱粉桂花糕吃得噴香的烏那希愣:[好奇怪,皇瑪法就出去了這麼會功夫,怎麼整個人都滄桑了不少?是政務太繁忙了嗎?]
皇太后暗樂:也或者,是被某人打擊太深了呢!
便她不如何懂歷史,也知道玄武門之變和靖難之役啊。
皇上從小就吃夠了偏心眼老子的苦,立志要當一個不偏心的阿瑪。對每一個皇子都精心培養,原指望他們能同心同德輔佐太子,成就大清盛世。
結果……
優秀兒子多,不甘於人後的更多,生生折騰出九龍奪嫡來。
事與願違至此,哪個當老子的受得住啊?偏小罪魁禍首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