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
康熙原還雷霆震怒,心想若太子真能狠辣到如此地步,因為這點小嫌小隙,能狠心除掉這麼優秀的小侄兒的話。
那他也別顧念什麼父子親情,積極拯救了。
直接廢了他,著重培養老四便是。
可……
說別的也就是了,說胤礽嫉妒胤禛受寵?
這……
康熙努力眨了眨眼,左看右看,都沒看出來啊!
聽到這心聲的其餘皇子們也很難繃:佛菩薩欸!不愧是行四的,說起謊來的套路都驚人相似。
瞧瞧,瞧瞧。
這所謂的大義覺迷錄,跟奉天靖難記多類似?
雍正帝說廢太子嫉妒他得寵,憤而將他踢下臺階。
奉天靖難錄裡寫:初,懿文太子所為多失道,忤太祖意,太祖嘗督過之,退輒有怨言。長於宮中行呪詛,忽有聲震響,燈燭盡滅,略無畏懼。又擅募勇士三千餘,東宮執掌兵衛……
好傢伙!
洪武年間,朱元璋那個性子,太子都明火執杖要造反了,還能穩居東宮直到病死?
簡直離譜本譜。
更離譜的是,朱棣初年編纂的明朝皇室族譜《天潢玉牒》初稿裡,還把人家朱標跟老二老三都記成了庶子。倒是朱棣跟他同母弟周王是馬皇后親生。
可能朱棣也覺得太扯了吧,所以最後把一到五都寫成了馬皇后親生。
咳咳。
不是兄弟們思緒太飄,是這事兒吧,跟那所謂的大義覺迷錄路數可太像了有沒有?
奉天靖難錄裡,朱元璋聞聽太子執兵衛事後,與孝慈高皇后曰:‘朕與爾同起艱難,以成帝業,今長子所為如此,將為社稷憂,奈何?’
皇后曰:‘天下事重,妾不敢語之,惟陛下審之。’
太祖曰:‘諸子無如燕王最仁孝,且有文武才,能撫國家,吾所屬意。皇后慎勿言,恐洩而禍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