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料未及,又有番邦小國來朝拜天朝上國的天子陛下。
此乃宋朝威加海內,氣運綿延所致,趙佶可樂壞了。
而且還是十多年前來過的老熟人,金富軾,特意在皇宮之中設宴款待,訴說兩國邦交,貿易友好往來。
金富軾同志說著說著,撲通跪倒在地,哭訴著近年來的遭遇。北方女真蠻子入侵劫掠,鬧得民不聊生。看來請求天朝上國援助,購買糧食物資等等。
儘管朝堂之上有人覺得不對勁,開春倭國來了救援。如今又來了一個高麗國,也是哭訴求助。只是這的確是個高麗人還是熟人,斷然不會有錯。
所以滿朝文武也沒有太大的在意。
徽宗再一次展開博大的胸懷,大手揮舞,量大從優。又是一口氣送了好多條船,糧食,物資當作回禮。為了解決內部官員過剩問題又大開方便之門。
這支半真半假的高麗隊伍,便成了汴梁城歡迎的物件。又是一次大采購,工匠,醫者的待遇優厚。令皇城民眾為之動容,拖家帶口來到使館報名。
整整一個月的大采購!
高麗國使節團狂甩千萬貫錢財瘋狂掃貨,招募人才。無論是高麗人還是宋人,皆是臉上洋溢著笑。
金秋九月時,領隊金富軾望著宏偉的皇宮方向,驀然嘆氣。登上宋朝送的嶄新艦船,與宋朝官方,民間數百艘裝滿糧食和物資的商船啟程返航。
或許等到下一次來,他還是他,宋朝卻不是宋朝。
山東濟州,大片水稻成熟收割,大隊騎兵又四處出擊,從官府手中劫掠秋糧,稍微緩解了糧食危機。可千萬百姓千萬張嘴,一季糧食只是杯水車薪。
頂多扛過這年寒冬,甚至是有不少人餓死。朝廷眾多官員是這樣臆測的,認為晁蓋如秋後的螞蚱。成群結隊的百姓逃也似的遷徙,驗證這個猜測。
其實早就在秋糧豐收之前,太尉高俅就提出要親自率領軍隊殺奔濟州,為朝廷剿滅這叛國之賊。說的雖然滿臉正氣,但卻是為叔伯兄弟報仇雪恨。
“愛卿忠心耿耿,暫緩片刻,先讓這個逆賊多活些時日,來年開春再派大軍圍剿,為你出這口惡氣。”
宋徽宗趙佶信心滿滿,是這樣對寵臣高俅說的。高太尉是個擅長捧臭腳的狗腿子,立馬說著剿滅其他賊寇的官場話,傳達聖上旨意勒令全軍猛攻。
務必在寒冬來臨之前,至少剿滅一到兩個賊寇。才有足夠的兵力增援江南戰場,圍剿囂張的摩尼教。之後再一路南下,剿滅幾個月前冒出來的起義軍。收復被匪徒佔據瓊州,琉球倆半開發島嶼。
政和七年,時值十月。
秋高氣爽過後,風中帶著寒意。翠綠的樹葉慢慢變黃,花凋零,草枯黃。一場突如其來的霜降來臨。使得樹葉快速凋零,朔風吹拂,片片落葉飄揚。
這種淒涼的現象,恰似河東戰場。
晉皇田虎的心猶如被朔風吹拂過後,淒涼一片。一年多前,自威勝起兵攻城掠地,一路所向披靡。地盤最大時八九個州七十餘個縣,百姓兩三百萬。
大軍近五十萬,也是晉國最輝煌時期。
然而,自從五萬精銳西軍加入戰場,開國名將曹彬之後的子孫接管大軍,局勢逐漸逆轉,直至處在下風。最可恨的是那兩萬西軍從後方突襲糧庫。
至此,晉國一蹶不振,局勢急轉直下。
短短三個月不到,接連丟失三州之地,只剩下最早佔據的威勝一州,大軍只剩二十萬,其他地盤全部陸續丟失,士卒不是四散,就是被抓了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