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當大道,西通永州慶觴府,東連澤州太平府,橫跨昌寧府全境!屬實壯觀!
當時,無當大道修成之日,轟動了整個永州。曲柳林這個問題人物又一次躍入了眾人的眼簾。這是何等喪心病狂的修路方法,簡直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竟然奢侈到僱傭天胎境強者修路的地步!
訊息傳出後,眾人鄙夷不屑有之,認為曲柳林譁眾取寵者有之,覺得曲柳林白費力氣的有之,悠悠眾口,眾說紛紜,說什麼的都有,獨獨沒有看好曲柳林的。可以說,全永州的人都在等著看曲柳林的笑話。昌寧府是什麼地方?那是出了名的窮酸之地!他們比誰都清楚昌寧府的情況。哦,你一來就搞出這麼大的動靜,你想幹嘛?
一時間,各種奚落嘲諷之音不間斷的傳入曲柳林耳中。
對此,曲柳林雖一派坦然,絲毫沒有放在心上。卻間接影響了昌寧府當地的百姓。人云亦云,三人成虎!短短時間內,曲柳林在昌寧府百姓心中的形象郝然變成了一個狂妄自大、好大喜功之輩。
故而,無當大道通連永州之後,本就不多的當地百姓帶足糧食拖家帶口,彷彿逃難一般,成群結隊浩浩蕩蕩急不可耐的遷移出了昌寧府,分別前往了就近的慶觴府或者太平府。
曲柳林聽說昌寧府的百姓大批遷徙而去的訊息後只是一笑了之,絲毫不以為意。
旁人將著一切看在眼裡,不由覺得曲柳林已經破罐子破摔,什麼都不在乎了。所謂的淡然寫意,不過是知道事不可為強裝樣子罷了!
不過,事實證明曲柳林是真的不在乎。百姓剛遷走後不久,曲柳林便再次有了大動作。
曲柳林以昌寧府府主身份在全永州範圍內宣稱,昌寧府無條件接收各地流民定居昌寧府,半年時間內服從府內安排,不僅有飯吃,而且還有例錢可拿。
這一下下去,永州境內頓時如同在沸水裡投入了石頭,炸了鍋了。剛剛從昌寧府遷出的百姓,聞聽訊息後都有一種天方夜譚的感覺,就昌寧府那個地方,能管得了溫飽就不錯了,哪還有多餘的錢給人發例錢啊?這不是開玩笑嘛?
各地的百姓,對此都不以為然,全當一個笑話聽了,樂一樂也就算了。可對於飢寒交迫,居無定所的各地流民來說,無嚳於是天籟之音。一時間,無數的流民彷彿抓住了最後的救命稻草一般,從各個地方彙整合一股洪流湧入無當大道,進入了昌寧府境內。
如此,昌寧府境內的人不僅沒有減少,而且劇增到了一個極為誇張的地步。這還沒完,此後,仍舊有收到訊息的流民源源不斷的奔波而來。對此,曲柳林來者不拒,一律接收。
昌寧府中心的平原極為廣博,流民進入昌寧府後,直接有現成的房子可以住。後來房子不夠了,曲柳林就令流民自己搭建土培房,每日間只要幹活,就有饅頭和米粥供應。
終於可以吃飽肚子了,流民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了起來,效率出其的高,短短數日間所有的流民都住到了暖和的房子裡面,安家落戶,真真正正找到了一種久違的踏實感覺。無形中,眾人都把昌寧府當成了自己的家。正所謂,安居方能立業!曲柳林的切入點不可謂不精準。
解決了眾人的後顧之憂後,昌寧府府衙終於對外頒佈了下一條決策。
昌寧府府衙,無條件接收各種藥草,明碼標價,錢貨當面點清,概不虧欠!
府衙決策一經頒發,昌寧府百姓群情激奮!早早的揹著竹簍,扛著各種千奇百怪的工具就進山了。
昌寧府全境,幾乎處處是山林,各種藥材山珍簡直遍地都是,且年份極為驚人。
昌寧府此前與世隔絕,即使有人進山採上藥,也賣不出去。久而久之,當地的百姓都下意識的忽視了這一條致富之路。可以說,這就是典型的燈下黑!
而曲柳林始一到昌寧府,就敏銳的注意到了這一點,從而才不惜一切的決定打通這數之無盡的綿綿山林。
昌寧府百姓每日間,都可以輕鬆採到足夠的藥材,而昌寧府府衙亦童叟無欺的不斷地收購各種藥材轉手買往各地。
漸漸地,百姓的腰包都鼓了起來,也養成了每日晨起進山採藥,日落到府衙換取錢財的習慣。而賴於昌寧府藥材新鮮,質量保證,昌寧府外面的藥材商也紛紛注意到了昌寧府這個地方。
終於,一切似乎就這樣穩定了下來。
然後,在一切都有條不紊進行的前提下,昌寧府府衙再次頒佈了一條法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