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的設計目的是想用來作為VIP觀景區,但這象牙號的乘客,都是不高不低的那一檔次,更有錢的瞧不上,沒地位的又買不起票,大家實力都差不多,這個VIP觀景區反而得罪人,後面乾脆就直接棄用了,反正這象牙號上沒用的玩意兒也不差這裡。
現在倒是便宜了孫勝他們,也不用非得六點早起來練習,既然有了專用房間,也不擔心別人圍觀,之後他們乾脆也不做別的事,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就是在觀景區二層練武。
“哥哥哥,這一拳打出去的時候腳要不要跟著動啊?”提問的是於松,孩子從來不覺得問題多是一件不好的事,事實確實也是,不懂就問,但大多數人總還是會為了各種各樣的因素導致不敢或是不好意思提問。
比如嚴莎...
好在是於松在,嚴莎想問的,於松早就問了,就算不想問的,於松還是會不厭其煩的問...
“我說了多少次了...力從地起,不是腳跟著動,是腳先動再是腰,再是拳,這樣拳的力量才會被放大。”孫勝第無數次的給於鬆解釋。
於松若用所思,繼續問道:“為什麼啊?”
“...”孫勝突然明白自己老爸以前開武館的時候複雜心情了,這樣的學生,你說他不積極吧,他問得可多可用心了,但你要說他積極...好多東西怎麼說都記不住,但也有好好的練習...總不能直接告訴他,你別學了,腦子不好使...
好在是善解人意的嚴莎幫孫勝解釋到:“因為光靠單純的手臂力量,並不會很大,腳步蹬地,再傳送到腰和肩,這樣雖然是出拳,但你打出去的是你身體各部分相加的力量,自然拳勁就會更大了。”
於松恍然大悟道:“哦!!!是這樣啊!”
孫勝極其無語,不是...你在驚訝什麼?這不早說過了嗎...
嘗試了幾次之後,於松發現果然有用,正準備再繼續提問,蘇瓦溫和的提醒道:“於松,你不要光問,問了之後記不住都是白問,但是你每天問那麼多,能記住多少?你之後準備一個通訊器或者筆記本,把問過的問題答案都記下來,想不起的時候就看看,反覆記憶,就能牢記於心了。”
“對對對!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孫勝趕緊點頭附和。
要說人和人就是不一樣哈,於松是最願意提出問題的那種,但不太善於總結歸納。
嚴莎是老老實實乖乖巧巧把別人說的都記下來,而且都記在心裡的那種,但也不會解決問題,只能自我消化。
蘇瓦就是解決問題的那個,很多資訊能快速歸納,並且想出對應的解決方案,只不過其它反面會差一些,不太愛發問,不善於發現自己的問題。
三個人湊到一起,還真是不錯。
至於孫勝自己,孫勝想說,我都會了,我還廢那腦子幹嘛?...孫勝負責擺爛和打架,偶爾打打雞血,鼓鼓勁...對於這樣的領頭羊,算了,他沒什麼壞心眼就好...比如路飛,就是莽,幹就完了,別的事兒索隆...呃...索隆就算了...羅賓他們會想辦法。
“行了,歇會兒,等會兒最後打一組我們今天就休息。”孫勝招呼了一聲就到一邊盤腿坐下,繼續觀賞怎麼都看不膩的星空。
蘇瓦走了過來,嘴裡好像在唸叨什麼“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隨後向孫勝問道:“這句話是那個赤腳醫生教你們的?”
“你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啊...這不就是一句俗話嗎?”
“我是第一次聽說,還挺有意思的。”蘇瓦笑了笑,孫勝總是會說些奇怪但又值得細品的話來。
孫勝也跟著笑道:“這就有意思了?我再給你來幾句啊...呃...有了,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還有,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把下巴合上,還有,給你來句狠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去品吧。”
原本比另外三人壘起來都要有文化的蘇瓦懵了,嚴格來說應該是崩了,這些話說的都是平時學習做事的一些道理,甚至上升不到主流學者們研究的什麼宇宙與精神,人的思維形態,這種所謂高階的程度,但,但用詞之精確,思想之高遠,短短几個字,簡單的一個道理,就像蘊含了無數的智慧與經驗,尤其是最後那句三人行必有我師,這句話在東原這個社會環境,讓那些學者聽去了,但凡有點學者品德的人會哭出聲吧...
喝完水湊上來的於松和嚴莎看著一臉震驚的蘇瓦,不解的問道:“蘇瓦大人怎麼了?”
“讀書讀傻了別管他。”孫勝打算等蘇瓦耐受性再強一點就給他背蜀道難...主要是滕王閣序裡面典故太多,蘇瓦理解不了...而且,自己背不全...
於松在關於蘇瓦的事上不太敢多問,哪怕現在蘇瓦和他們關係也很親近,但畢竟這是根深蒂固刻在東原人思想裡的差距,沒辦法很快就改變,哦了一聲後,換了個問題:“哥,你說我們進步大不大?”